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切莫低估中韓FTA對臺灣的殺傷力

2014年11月18日 09:3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經濟日報》18日發表社論說,大陸與韓國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上周完成實質談判,明年初將正式簽署,成為本屆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會議對臺灣拋出的最大震撼彈,媒體以“惡夢成真”形容臺灣的處境。

  社論摘錄如下:

  依據已揭露的內容,中韓將以20年時間完成貿易自由化,亦即大陸將對自韓國進口的91%貨品項目、85%貨品金額撤銷關稅;韓國則對從大陸進口的92%貨品項目、91%貨品金額撤銷關稅。一旦協定生效,韓國將立刻讓大陸52%的進口額免關稅,大陸則會讓44%的韓國進口免關稅。這項協定的完成,代表韓國和世界三大經濟體-美國、中國大陸、歐盟都進入了自由貿易。

  這項協定對臺灣的衝擊程度,已有不少專家提出分析和警告,只是仍有少數人不以為然,認為這些衝擊被誇大了。這種錯誤認知若沒有被澄清,將會誤導臺灣民眾,等青蛙被溫水煮熟後,就真的無力回天了。

  由於中韓尚未簽署協定,詳細內容並未完整披露。但根據報道,協定內容包括了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規則等,並包含電子商務、競爭政策和政府採購與環境等多項21世紀貿易議題。單由這些已知範疇,就知其內涵廣泛,且觸及重要議題,因而臺灣所受衝擊,也不只是目前已觸及的“關稅減讓”而已。

  據相關資訊披露,中韓FTA中的服務貿易開放將採負面表列模式,若此說屬實,則意謂該協定將是史無前例的開放;服務業領先的韓國企業,將因此獲得大陸巨大市場而得以攻城掠地,有望成為世界級企業,並將臺灣企業遠遠拋在後頭。原先兩岸談判服務貿易協議時,就有專家建議採負面表列,讓服務業超前的臺灣獲得商機,如今非但不能如願,反而被韓國捷足先登。

  其次,該協定涵蓋兩岸協議中被排除的政府採購,又是對臺灣的當頭一擊。北美FTA大幅開放政府採購,讓美、加、墨三國的多數政府採購須相互開放。若中韓FTA仿傚北美,韓國企業將可獲得採購量龐大的中國政府市場;不僅借機成長,更因產量擴大、形成規模經濟,而大幅提升在第三地的競爭力,臺灣企業將更難和韓國競爭。原本台灣專家也建議將政府採購列入兩岸協議談判中,現在竟然還是由韓國得利,令人扼腕浩嘆。

  電子商務入列,加上北京在港澳CEPA的補充協議中已同樣對港澳開放,以及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也對外國電商開放,已讓兩岸協議中福建省對臺電商開放超過五成的優惠效果被大幅淡化;更何況,兩岸服貿協議還躺在“立法院”,等到將來服貿協議在“立法院”通過之時,臺灣電子商務業者大概只能到大陸撿食港澳和韓商從牙縫中遺漏的殘渣。

  更令人擔心的是,韓國在完成了和美國、中國大陸及歐盟這三個全球最大經濟體的自貿協定後,加上其產業結構和臺灣類似、經商自由度又領先臺灣,未來很可能吸走臺灣應有的外來投資。臺灣近年來在吸引外資上已經節節敗退,近來好不容易獲得Google在彰濱工業區設廠等大型投資案而有機會谷底翻身,韓國FTA卻可能翻轉臺灣原就不強的吸引力,讓臺灣在外商眼中的投資價值一點一滴地流失。

  最後、也最令人擔憂的是,在和韓國簽署FTA後,中國大陸和澳大利亞的FTA談判也在昨天獲得“即談即簽”的突破性進展,又設定時程要在明年完成東盟加六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將導致更多臺商遠離臺灣、投資大陸。果真如此,未來臺灣的年輕人連拿22K也將是困難重重。因此,中韓FTA對臺灣經濟的殺傷力,不只是出口貿物的國際競爭,還將在更廣、更深的領域侵蝕臺灣的經濟地盤,各界切莫因窄化衝擊而輕忽應對,再無作為,就真的太遲了。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