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春節將屆 臺媒吁全面檢視運輸安全

2015年02月15日 09:2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新生報》14日發表社論,針對島內如何全面檢視即將到來的春節運輸安全問題,發表看法,摘錄如下:

  復興航空發生空難,臺灣“交通部民航局”下令召回所有復航ATR機師重訓,竟有二成不及格,教人啞然,看來實施更嚴苛的安全管理系統,有其必要性。我們認為空難發生後,不僅是“民航局”對機師技術能力檢驗,臺灣當局與各地方政府應對交通運輸相關環境及各個層面全面檢討。春節將屆,交通繁忙、運輸量大,參與交通運輸工作者必然疲累,除了飛航,高鐵、臺鐵、高速公路及省市道路安全,都宜再檢視,各個主管單位在運量、工作暴增,壓力到來之前,都應有防患未然的準備與做法。

  重大飛安事件傷亡人數極多,復興航空7個月發生兩次空難,飛安面臨大挑戰。站在乘客安全立場,“民航局”必須有所動作。發生墜機事件,要檢討的面向甚廣,從飛機結構、保養,機組員的技能與身心狀態,到出事後的搶救措施,涉及的單位都應進行檢討;例如飛機墜河,救難單位大型機具,受到水門阻隔無法即時進入災難現場,臺北市長柯文哲就要求副市長鄧家基寫檢討報告,柯文哲並表示,不是只有鄧,每個局處都要寫;回顧災難,亡羊補牢,不可應付了事。有關墜機飛安調查,技術問題當然應尊重業,但是防災、救災也各有權責單位,能夠逐個檢討,吸取經驗及教訓,對未來災害的處理定會有幫助。

  空難之所以令人震驚,並不是因事故機率高,依據統計,搭飛機出事的機率,比發生車禍低得多,相對的在空中比在地面上安全;即使出事的機率小,可是飛機若發生事故,演成重大災難的可能性甚高,這也是每發生墜機,如有生存者都會被認為是“奇跡”,此次復興航空栽入基隆河,生存者也被視為是福佑。正因為空難一旦發生,為了搶救那微小的生存機會,防災檢討及搶救過程才更顯得重要。

  過去臺灣西部廊帶的南北交通,多靠空運,班機也曾發生過多次事故;高鐵營運後,西部空中交通被高鐵取代,高鐵車行速率高達300公里,而且載客量更多,只要出事,後果必會比速度較慢的運輸工具來得嚴重,雖然高鐵至今尚未發生重大意外事件,運作仍應比照飛安標準;尤其是前年4月高鐵車廂疑被發現有爆裂物,列車並未立即停駛,仍由臺中開到桃園站才疏散旅客,幸好爆裂物未被觸發,若是在行駛中出事,後果不堪設想,事後再怎麼追究責任都無濟於事。

  大眾運輸重大意外事件,除了操控全局的駕駛員個人生活、家庭、心理等主觀因素外,也常會與客觀環境互動,譬如公司營運管理就常會影響到工作人員心情,很可能反映到工作上,成為發生意外的“人為因素”。高鐵爭議不斷,負債過高如何繼續營運常成為議題,近來財改案遭到“立委”駁回,瀕臨破產,都可能影響員工心理,如何減少外在因素造成的內部壓力,高鐵公司及主管單位須有因應的做法。

  春節將屆,大眾運輸是這段期間重要環節,因運輸量大,參與大眾運輸工作人員必然工作超量,加班、逾時無可避免,也無法在一般人團圓的日子與家人團聚,這些心理因素,也可能成為潛藏的危險因子,所謂“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是春節期間人人都應謹記在心的原則。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