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林金源:小恩小怨不能淩駕大是大非

2015年08月25日 09:4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21日發表專論說,老鷹有時飛得比小鳥低,但小鳥永遠飛不到老鷹的高度。綠營名嘴鄭弘儀最近說:當年他父親是日本人,中國抗日是與其父為敵。因此他主張照顧其父心情,不要紀念抗戰勝利。

  和鄭弘儀父親同一世代的麻豆人林書揚、臺中人廖天欣、岡山人陳明忠,他們從小也都被教育成日本人,中國就是外國。他們從小要背天皇家譜,跪聽天皇“教育敕語”。不同的是,林、廖、陳等人上了中學後,發現你可以和日本人打架,但絕不能打贏。你可以認真向學,但絕不會是全班第一名。他們也發現太平洋戰爭之後,媽祖廟都被封禁,臺灣人只能進神社祭拜天照大神。原來,同樣是人,但臺灣人和日本人是不一樣的。因為有這些刺激與體會,他們終於找回自己的國族認同,他們都期盼中國強大。戰後,他們慶祝臺灣光復,也紀念抗戰勝利,內心毫無衝突。

  比照綠營的“臺獨”思維,林、廖、陳等人應比鄭弘儀之父更“反中”、更“仇中”。因為他們分別曾因228事變以及後來的白色恐怖,被蔣政權判重刑。出獄之後,九死一生的他們卻不改其志,仍以身為中國人為豪,仍翹首期盼中國的統一和崛起。

  除了前述林、廖、陳三位之外,知名小說家陳映真也被“外來政權”下獄7年。他有充分理由恨國民黨,連帶也恨中共與中國,進而鼓吹“臺獨”。但這個受害的臺灣人卻認定,中國的統一與進步才能免除兩岸人民的苦難。陳服刑期間,外國人士試圖救他,但被陳父婉拒。這位見識不凡的父親說:中國人的事情,還是由中國人自己承擔。

  相對於整體國族所經歷的“大歷史”,每一個人、家庭、小群體都有其“小歷史”。“小歷史”中的恩怨情仇,固然有血有肉,影響當事者的福祉,但都只是個體的微觀經驗。它不應不成比例地放大,甚至壓倒原有的集體國族經驗。小恩小怨不能取代“大歷史”的大是大非,更不能用以制定公共政策和政治方向。

  遺憾的是:綠營的思考邏輯常是先決定不當中國人,再以“親日仇中”為標準,選擇個體經驗中的小恩小怨,來塑造“臺獨”派的“大是大非”。一般民眾不察,也紛紛投入小恩小怨之堆砌,幫助綠營鞏固“臺獨”正當性,也說服自己服膺“臺獨”理念。“獨”派的小恩,主要就是日本殖民政府如何嘉惠臺灣,帶給臺灣進步與文明。“獨”派的小怨,主要來自兩蔣國民黨的不當作為,“外來政權”如何“殖民”、侵擾臺灣百姓。

  相較于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千辛萬苦追求國家的統一與富強、免受列強欺淩的“大歷史”,國共兩黨的爭鬥過程就是“小歷史”。內戰的小恩小怨,在大是大非之前就應放下,否則與分裂國家的“臺獨”何異?國民黨的反共變反華,因反共而拒統,因拒統而“獨臺”,就是小恩小怨淩駕大是大非的結果。

  保薦李登輝入國民黨的經濟學家、前“監察院長”王作榮,畢生的主要心力都在協助國民黨建設臺灣。王晚年返鄉探視,用“脫胎換骨”讚賞大陸的進步。他說:誰使中國富強,我就支援誰。歷經時代悲劇的他,仍舊清明,仍把國家民族置於個人和黨派之上。

  我外婆年輕時,靠著替日本人幫傭掙錢養家。日本戰敗離臺前,僱主送她許多傢俱。對於日人的“仁慈大方”,外婆心存感謝。我略識之無的父親,幼時讀過“我是臺灣人,不是中國人”的課本。比照鄭弘儀的標準,外婆與家父都該拒絕紀念抗戰勝利。我又是受“反共”教育長大的,很有理由成為“臺獨”或“獨臺”。所幸,我見過鷹飛九天,故不願與燕雀同行。(作者林金源為淡江大學副教授)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