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工商時報》20日社論說,在長壽綜藝節目《康熙來了》因主持人堅辭而必須劃上句點之際,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則出現新對抗組合“蔡英文vs.朱立倫”。“英倫來了”取代“柱英對臺”,檔期不到百日,能否激起選民更大的期待,端看英倫與兩黨能否以天下蒼生為念。我們要嚴肅地提醒,時局幻化之快更甚以往,臺灣再無蹉跎的空間,請藍綠打一場負責任的選戰!
國民黨掌權近8年,把“府會”完全執政的一盤好棋玩殘,自身要負絕對責任。上位者空談公平正義,卻無貫徹的膽識與魄力;“藍委”諸公或別有二心,或圖謀私利,經常不惜自拆“政院”的臺。這種親痛仇快的行徑,既對不起逆來順受的忠貞黨員,更令有識者悲憤難平。素孚盛名的資深律師陳長文日前就為文痛斥兩件事荒腔走板,讓他的選票無法再投給國民黨,甚至認為“這樣的國民黨,可能還是倒了好”。
陳長文愛深責切的兩件事,一是“換柱”,另一件正是“藍委”積極干預,將已然公告實施的《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從備查改為審查,以利翻案。套句時下流行語“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比起“換柱”的讓人氣結一時,這種扯後腿的結構性弊端不除,國民黨任誰當家都會跛腳!
“換柱”一事,覆水難收。不論是被換者以“孤臣可棄,但絕不折節”的義氣文明志,還是接棒者以“忍辱負重,笑罵由人”的抒情文告解,都掩蓋不了成王敗寇的政爭現實。更殘酷的是,藍營以破壞程式正義的方式陣前換將,朱主席能否因此成為國民黨內一呼百諾的“王”,猶未可知。
對非藍非綠的中間選民而言,看待國民黨百年首見的“換角”風波,情緒或許不似陳長文般起伏,但對於藍營的重新振作,則仍有期盼。畢竟臺灣民主好不容易走到兩黨政治階段,任何理性的選民都不願見到另一個“一黨獨大”重現。因此,如果朱立倫披掛上陣,真能促進國民黨內團結與重建誠信,則並非無逆轉勝的機會。儘管這機會可能比中樂透頭獎還小,但明知不可而為之,已是朱立倫唯一的選擇。
從好處想,多數選民對國民黨的期望值已降到最低,死馬當活馬醫,就算只出現一線改革的契機,選民反而可能喜出望外。朱立倫既已破釜沉舟,輸無可輸,對外不畏戰,對內更當放手改革,如此也才不辜負洪秀柱半年前“拋磚引玉”的初衷。
綠色的“英派”氣勢正盛,終逼得藍營整軍再發。儘管“英倫大戰”晚半年開打,但從近期民調顯示,朱對蔡的威脅正逐漸升高。推究其因,論黨內團結,綠營在野8年生聚教訓,技勝藍營一籌,但若論誠信,藍綠五十步笑百步,綠營沒有比較高尚。
臺灣前“行政院長”陳衝近日為文評析德國汽車排污造假事件,並衍伸至政治上的作弊軟體為害之大,他列舉政治人物的矛盾修辭如“主張無核家園,反對提高電價”、“主張臺獨,但沒主張兩岸兵戎相見”等事實,雖未點出主詞,但明眼人都知道在嘲諷綠營政治明星,而即便是綠營支援者也難以反駁陳衝的批評。
反核事涉內政,臺灣未必不能成為“零核典範”,但前提是朝野經過理性辯論,並建構起全民願意共同承擔的發展方針,否則“高成長、低電價的無核家園”永遠是天方夜譚。“臺獨”事涉兩岸與國際合縱連橫,茲事體大,更不可能運用一廂情願的矛盾修辭就想讓民眾相信。
在參與區域整合的路徑規劃上,藍營先求突破大陸屏障,綠營則刻意“反中”、親美、友日,還趁著太陽花學運風潮,將兩岸服貿協議冰封在“立法院”。
然而,綠營的貿易談判路徑,真的行得通嗎?以藍綠均意欲參與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談判為例,主導的美國擺明瞭就是“要利不讓利”,而且就是要“黑箱作業”,甚至比太陽花指控的服貿黑箱還要黑上百倍。綠營執政後,如何能不妥協于“美豬開放”而取得談判入場券?
《康熙來了》一做12年,比扁、馬任期都長,主持人寶刀未老,但製作團隊師老兵疲,加上兩岸綜藝環境消長,就算良禽繼續聲嘶力竭,也只換來收視率下降的悲鳴。現在的臺灣,政經疲態有如老邁的“康熙”,不想黯然謝幕,“英倫”真的要加倍努力!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