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5日發表評論說,此次臺灣選舉無論地方大街小巷,幾乎聽不到選舉的“主題歌”。印象中還是20年前的《愛拚才會贏》曾經喧騰熱鬧一時。對照此刻的選情冷清,一如臺灣民主選舉的溫度,有一種難以形容彷彿事過境遷的蕭條。有誰知道,這次藍綠橘陣營的競選總部,都在播著什麼歌?
社會文化基於特殊的事件引發“集體情懷”,常以某種主題歌的方式呈現,風氣普世皆然。法國恐怖爆炸案發生後,政治面的反應為求多方顧及反而謹慎保守,文化藝術手段則更多元抒發了人們的悲傷憤怒。當中特別有好幾首紀念歌曲在網路上傳頌,跨越了語言國界。歷來特別是體育賽事及各種慶祝活動更是如此。主題歌曲因其“情緒發抒、感染擴散”最為直接,往往體現著一個社會的集體悲喜。
臺灣這些年漸漸失去“主題歌”了,顯示臺灣社會某種精神價值上的集體破碎,再難成歌且無從共鳴。許多人對於“中國與臺灣、歷史與土地”彷彿心感定位不明、懷有懸憂。
這種失去主題歌的社會能力,不只反射在政治意識層面,縱觀臺灣社會人心角落幾乎都各有所屬領域的失落與荒蕪,難以集體成歌。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主題歌本身。包括連結大眾日常生活的影劇文化,臺灣也幾乎失去了主題歌的流行市場。
全世界流行音樂當中OST(Original Sound Track)一向在市場影響力動見觀瞻,以一首主題歌曲攝取了一整部戲劇的精髓,也深深係住了觀眾的情緒和向心。臺灣早年的戲劇也幾乎是一部戲與一首主題歌(或片尾曲)“相互捧紅”,帶動收視與傳唱的熱潮。但這種大眾文化投影的基本型態,也幾乎在近10多年的臺灣消失殆盡。
社會中難免有諸多潛意識交相複雜,價值愛恨彼此牽引,每一個當代的文化創作始終以此做為最自然的創作養分。臺灣從50年代前後,社會的集體苦難與命運流離顯現在臺語歌曲中的悲情,成為深邃幽嘆卻又動人無比的基調。80年代臺灣經濟起飛、臺商走向世界,《愛拚才會贏》、《向前行》各種積極振奮的曲風應運而生;在此同時,臺灣包括民歌及各類流行音樂風格,也領先擴散至大陸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各地。臺灣這片土地的美好,以流行音樂成為最具代表性的主題曲。
但就如一場過眼即逝的繁華落盡,也就這10多年來,如今的臺灣音樂圈也已經漸漸褪色到華人市場邊緣。只有極少數的個人點狀攻堅,文化的真正影響力難以成面。年輕新創作若不是只剩個別幻夢,反映出的臺灣社會最多也是“壓抑中的小確幸”,完全沒有可以稱為“主題歌”的集體形式與感染動力。
縱使是牽動著臺灣今後命運的總統大選,各種宣傳形式上雖說膚淺但仍必要的聊備一格,卻是連簡單一首競選的“主題歌”也乏人在意、無人傳唱了!人人都說“選情冷清”,但這冷清的原因也不就是文化表現能力的空洞,失去了對於民主選舉本質的熱情,甚至連可望勝選的陣營一方也同樣蒼白,無力歌頌。
臺灣失去了自己的“主題歌”已經很久很久。國民黨執政8年以權力吟唱的最終,竟然只剩下幾聲甚至無法成音的嘆息而已。倘若民進黨真的即將輪替,又會為臺灣帶來下一首什麼樣的主題歌?依然還是臺語歌中的悲情曲調,人們只能繼續在苦難中默默指望某一個幸福未知的明天?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