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網7日發表評論文章說,近日,由《美麗島電子報》委託民調機構所做的一份民調引發臺灣輿論的廣泛熱議。值得注意的是,該民調顯示,有54.7%認為蔡英文未實踐“維持現狀”,有高達54.4%的臺灣民眾,認為蔡英文的“統獨”立場是傾向追求“臺獨”。同時,還有逾五成民眾、六成民進黨支援者贊同將“維持現狀”作為民進黨新黨綱。對此,林濁水在分析文章中更是指出,若把“永遠維持現狀”視為“廣義臺獨”,有75%的民眾不分藍綠皆認為蔡英文的立場是“臺獨”。
文章摘錄如下:
固然,島內各種民調形形色色,無論是出題的方式還是解讀的方向,背後都充滿政治意涵。再加上民意如流水,民調數據的參考價值有限。不過,蔡當局執政一年有餘,在兩岸政策上最在意的主張就是“維持現狀”,其政策成效卻被這份民調直接“打臉”。與此同時,蔡“傾獨”的個人立場也獲得高度共識,其後續影響不得不察。反過來,這突顯出大陸一年來堅決反對蔡英文“柔性臺獨”已經讓臺灣民眾“高度有感”。
自從蔡英文兩年前提出“維持現狀”以來,這個概念就在質疑與爭議聲中被蔡英文以及後來的民進黨當局不斷重復。外界看得很明白,蔡本人的政治立場就是“臺獨”,無論是上臺前拋出的“流亡政府論”、“臺獨DNA論”,還是上臺後以民進黨主席名義發表的“力抗中國壓力論”,各方對蔡的兩岸論述並沒有主觀上的期待,只期待在客觀上“形勢比人強”的現實壓力下讓蔡英文改弦更張。
但是,對於臺灣的普羅大眾而言,看清這一點需要並正在經歷一個時間過程。2016選前,蔡英文一方面污名化“九二共識”以及馬當局兩岸政策績效,另一方面提出虛幻的“維持現狀”論述,並以“依憲執政”作為藉口、以“既有政治基礎”為包裝試圖架空兩岸共同政治基礎,再加上當時一些島內媒體對大陸方面個別涉臺發言的過度炒作和解讀,讓臺灣民眾誤以為蔡英文提出了讓大陸接受的兩岸論述。
應對民進黨執政的新情況,隨著大陸方面“精準遏‘獨’”與“普惠融合”的對臺政策組合拳相繼出臺,尤其是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反對“柔性臺獨”等論述先後提出,兩岸聯繫溝通與兩會協商機制停擺中斷,蔡當局試圖將破壞兩岸關係的責任轉嫁到大陸一方。但事實證明,一年來給兩岸交流處處設限、頻頻干擾的恰恰是臺灣方面,最近傳出的大陸訪台學者頻遭當局有關部門“點名監控”一事充分說明瞭這一點。
因此,在上述背景下,這份民調的意義便體現在以下兩點:第一,多數臺灣民眾認清蔡就是“臺獨”,在這部分民眾看來,其“維持現狀”論述已經不攻自破;第二,多數臺灣民眾認定蔡當局並沒有實踐“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換言之,他們已經認識到兩岸關係遭到破壞的責任在臺灣當局,並迫切要求當局解決這一問題。
或許臺灣陸委會拿著自己的民調聲稱“維持現狀政策是臺灣主流民意”的數據予以反駁,但臺灣民眾高度支援兩岸“維持現狀”是一回事,蔡當局是否做到“維持現狀”又是另一回事。事實上,連陸委會自己的民調也顯示,去年520以來,認為兩岸交流速度“太慢”的比例已經上升到近十年來的最高點。
陳水扁執政初期,大陸方面曾以“漸進臺獨”定義之。果不其然,不管是由於選票的驅使,還是為了掩蓋弊案,陳水扁在“臺獨”之路上越走越衝,最終身敗名裂。從那時起,臺灣民眾就已經深刻認識到“臺獨”是一條不歸邪路。去年民進黨重返執政,儘管蔡英文改走“務實臺獨”路線,也終將逃不過歷史的宿命。一年來,大陸方面反對柔性“臺獨”成效初顯,若能把融合發展這盤大棋下好,或能進一步主動塑造臺灣民意結構。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