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蔡當局消停點,別讓政治影響了臺大和臺灣高教的發展

2018年02月13日 09:16:00來源:台灣網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兼任教授金傳春的評論文章指出,臺灣的高等教育因體制缺失,欲爭聘國際一流師資力挽狂瀾,誠非易事!眼看著大陸清大、北大、浙大的快速進步,臺大與臺灣的高等教育必須急起直追,為所有心繫島內高教的知識分子之共同心願。所以,臺當局“教育部”應尊重臺大校長遴選委員會的結果,絕不能因“立委”、“監委”與部分媒體的盲目攻擊而一再要求臺大回文說明,以致影響了臺大和臺灣高教的發展。

  評論摘編如下:

  臺灣的高等教育因體制缺失,欲爭聘國際一流師資力挽狂瀾,誠非易事!眼看著大陸清大、北大、浙大的快速進步,臺大與臺灣的高等教育必須急起直追,為所有心繫島內高教的知識分子之共同心願。所以,此次臺大校長遴選備受多方期待。

  1990年代校園颳起民選之風,臺大自醫學院院長到校長選舉,校內派系林立,“黑函”滿天飛,校內教授晚上10點穿睡衣還要見拉票者,選風敗壞。加上校務會議投票後,致學院間對立,小係所院受資源排擠及選後更多人事紛擾與要挾,為往後臺當局“教育部”收回聘任校長權找到了藉口。

  另方面,知識專精化與研究的國際競爭,不求名利的學者在選制須聯署推薦、拉票與高票下,更難出線,加上臺大的校務會議代表來自係、所、院,難培植跨院視野的將才。

  此次臺大校長遴選的3場公聽會出席人數稀少,關心臺大校長遴選的教授甚少,反而是校友、職員、學生較熱心,可惜因遴選在時間、財源與其他資源協助不足下,有欠週詳。

  事實上,去年4月筆者就曾呼籲校務會議代表慎思是否有需改進之處,而可在6月23日校務會議提出,但不少代表認為“新法”剛誕生,不宜驟改。

  此外,在遴選校長前,最好能對師生、校友、職員及其他關心高教人士進行問卷調查,最後再由校務會議代表推動最妥,可惜這些構想都未能實現。但既然校務會議已經召開,就再無重開之理。

  著名的愛國華僑領袖、企業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集美社人陳嘉庚熱衷教育,他鉅資捐助的廈門大學,是一所能讓大學生專心求學而少受政治干預的大學。在傅斯年擔任臺大校長時期,不僅校長為臺大鞠躬盡瘁,校內師生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互相鼓勵,不僅讓臺大享有清譽,也帶動整體高教更進步。如今再看臺大校長的遴選風波,不免令人感慨。

  誠然,遴選大學校長制有其優點,也有缺點,如何避免大學走偏,需各方集思廣益。但此次臺大既依規定召開過校務會議、校長遴選會議了,臺當局“教育部”及臺大師生都應尊重遴選委員會最終決定的校長人選。至於下次的校務會議,可為下次遴選校長訂立良制,但不宜利用重開校務會議以迫使這次校長遴選結果翻盤。

  筆者呼籲,臺當局“教育部”應尊重臺大校長遴選委員會的結果,絕不能因“立委”、“監委”與部分媒體的盲目攻擊而一再要求臺大回文說明,以致影響了臺大和臺灣高教的發展。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