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臺灣保證法”是安全閥還是引信?
“大華網路報”10日發表評論說,5月7日美國聯邦眾議院全院無異議通過了“2019年臺灣保證法”(Taiwan Assurance Act of 2019)以及一項決議案,重新確認美國對臺灣及對執行“臺灣關係法”之承諾。
根據這項法案及決議案,美國國會將要求特朗普政府派遣現任軍官常駐臺灣、更積極地協助臺灣參與國際組織、支援美國對臺灣的軍售常態化。
這個法案還有待參院討論,但在當前美國“反中挺臺”的氣氛下,通過應是可預期之事。從表面上看,“臺灣保證法”象徵了“臺美關係”的升級,有人視之為安全閥,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也可能是臺海危機的引信,我政府國安單位實不能等閒視之。
“大華網路報”對此評論指出,在中國大陸與美國關係正常化之前,武力解放臺灣一直是中國大陸的主要對臺戰略,直到1979年後,和平統一才取而代之,但從那個時候開始,大陸也一直強調不會放棄武力。
對大陸來說,放棄使用武力等於放棄統一,但也表示,武力所針對的並不是臺灣民眾。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臺灣同胞。這裡所謂外部勢力干涉,明顯就是指美國而言。
文章作者擔心的是,臺灣正逢選舉期間,民進黨為了謀一黨之私,趁此中美進入戰略競爭時期,把臺灣完全推向美國一邊,以獲取短期連帶利益,卻視連帶損害於不顧。
中美臺戰略三角一直是不對稱的三角,美中實力的差距大小自然會影響中美之間的政策空間。從過去40年的歷史來看,中美實力差距縮小的結果,就是大陸對臺政策愈來愈強硬,而美國對大陸的作為也愈來愈無能為力。
從軍事上來看,大陸雖然仍落後於美國,但大陸的重點是在拒止美國的干預,最近這幾年,連美國都承認,大陸在拒止美國干預臺海的能力上有大幅成長,換言之,美國如果要干預,不僅成本高,而且恐怕會失控。
從外交上來說,中國大陸現在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更是今非昔比。但美國幾乎沒有發揮足以阻撓大陸的力量。即使是美國後院的中美洲國家與臺灣“斷交”,美國也無能為力。由此可知,就算美國通過了“臺灣保證法”,也未必能保證臺灣不再失去“邦交國”,能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相反的,大陸會視此為美國的挑釁,反而加強對臺灣國際空間的壓制。
文章最後指出,我們不能不再一次提醒民進黨當局,切勿將“臺灣保證法”視之為安全閥而心中竊喜,因為它的另一面可能是引爆臺灣危機的引信。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