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今天的社論指出,消費券發放一星期來,臺灣民間反應熱絡,市場亦有相應之搭配,似乎創造出一波消費小高潮。面對這樣的肯定,若干民代與名嘴遂有“再發一次消費券”的呼聲,希望當局能乘勝追擊。我們認為,這樣的建議恐怕是不了解總體經濟運作的外行話。我們需要對當前經濟的困境、未來面臨的挑戰與消費券功效的極限做一番剖析,才能正確掌握未來經濟政策的方向。
社論說,大家都知道,當局之所以要推消費券政策,是因為臺灣的景氣不佳,希望靠促進消費來擴大內需。但是擴大內需有許許多多的做法與渠道,而消費券政策只是眾多選項之一,概念上既不是唯一,而實務上也不是最佳。先前,我們不願意講述太多消費券政策的局限,是因為避免澆當局冷水,期待能在共襄盛舉的氣氛下成全一些當局的努力。但是,如果有人建議消費券要一發再發、要“把火種當柴燒”,那就實在太不長進了,必須要予以督促、提醒。
首先,臺灣民間發揮了不少創意,打折、促銷、加碼、抽獎樣樣都來,才促成了18日消費券發放後的繁榮市景。然而商家促銷只是為了搶食這新增的800多億大餅,卻未必真會增加一般家庭的消費意願。的確,有些行業已經發現,18日當天生意興隆,但19日就已經回冷,似乎有些消費只是一時的、取代平常的,真正刺激的“新增”消費,恐怕未必那麼樂觀。
此外,一月下旬適逢農曆春節,民間消費本來就有一些應景的增加,故消費券的凈效果,恐怕要再打折扣,至少要與去年農曆年相比,才能得出正確的數據。無論如何,那些才看兩天榮景就建議再發券的政治人物與名嘴,最好再冷靜觀察一陣子,稍安勿躁。
其次,消費券是全面性的、沒有針對性的發放,其所刺激的內需多以家庭購買的食、衣、行、樂等零散性支出為主;這些固然是重要的內需項目卻不是“最受景氣衝擊”的項目。例如,依目前數據顯示,臺灣現在受不景氣打擊最大的產業分別是電子、電機、光學等。他們受全世界不景氣影響,出口量驟減約50%,且未來訂單亦未見起色。因此,在2009年臺灣失業壓力最大產業,就是這電子電機產業區塊。
但是消費券政策能夠救得了臺灣的電子電機產業嗎?很抱歉,救不了。為什麼救不了呢?因為他們的產品幾乎全供外銷,與消費券所刺激的內需市場幾近絕緣。以手提電腦與桌上型電腦為例,臺灣所生產的整機數目或原件,佔全世界銷量的85%至90%。當臺灣的外銷訂單衰退50%時,廠商的出貨量即減少近億台電腦。臺灣只有500萬戶家庭,就算每戶家庭用消費券買一台電腦,也只佔這些電腦商出貨量的20分之一。由此例可見,消費券“全面性”的刺激家庭內需政策,與整體經濟“針對性”的產業蕭條是並不一致的。一再發消費券,也解決不了即將來臨的臺灣失業壓力。
那麼臺灣特定產業的困境與壓力要如何解決呢?這需要對個別產業對症下藥,結合“經濟部”、“勞委會”之力做個案治療。以DRAM產業為例,如果“經濟部”能成功地促成DRAM廠的水準整合以及與上游技術母廠的垂直合併、趕走了聲望不佳的若干現有經營者,也沒有花太多納稅人的資金,那麼該產業相關的失業問題也許就順利解決了。這一類的對症下藥比起消費券政策而言,難度高、不易成功、風險也大;但畢竟那才是救經濟的針對性努力。消費券政策容易推、皆大歡喜、政治阻力小,卻是最懶惰、最不用功的政策;即便能討好民眾,卻無法解救經濟。
社論認為,誠如有的學者指出,消費券是救經濟的火種,卻不是木柴。火種可以用來生火,但絕沒有人會想用火種烤肉、煮飯。800億經費不是小數目,也是人民繳納的稅金,花起來要戒慎恐懼。如果一個“政府”一而再、再而三的發消費券,那麼很快就會被別人看破手腳,反而印證了官員無法對症下藥。世界經濟風暴虎嘯而來,臺灣東一招消費券、西一招還是消費券,三下兩下就會被描述為“黔驢”。消費券一鼓可以作氣,再鼓三鼓,就省省吧!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