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緊抓“十二五” 開拓兩岸經貿康莊大道

2011年03月08日 10:54:00  來源:
字號:    

  臺灣《工商時報》8日刊載社論表示,大陸“十二五規劃”是臺灣方面追求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助力,為臺灣工商界所期待。臺灣不能只看到它所帶來的內銷大陸商機,也應該要注意到,大陸的這場經濟轉型升級,其實也是艱難的挑戰,需要臺灣的協助。兩岸不妨借“十二五平臺”,充分發揚“互利互助”的精神,為兩岸經貿發展開拓出康莊大道。

  

  全文摘編如下:

  今年大陸全國人大、政協“兩會”,日前在北京揭幕,本次會議因討論“十二五規劃”而受到海內外的高度矚目。從已發佈的資料來看,該會議主要文件中的兩岸關係論述,非常強調雙方經貿合作關係之推動,顯示這次會議將為兩岸“和平發展”作出顯著貢獻。但為擴大合作成果計,我們認為未來兩岸經貿合作應突出重點,以求事半功倍。 

  事實上,本次“兩會”積極推動兩岸經貿發展的意願,是臺灣方面所樂見的。例如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了“積極落實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加強產業合作,加快新興產業、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合作發展”、“支援有條件的大陸企業赴臺投資”等設想,其政策思維符合臺灣工商界的期待。 

  其次,本次“兩會”所討論的“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也特別列出了兩岸關係專章:“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大業”,然其內容係以兩岸經貿為主體,計分為下列三節:建立健全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全面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支援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由此可見,大陸當局明顯有意願,要把“十二五規劃”與兩岸關係發展聯結起來。這對臺灣經濟也是有利的。 

  眾所週知,實行期間從2011年至2015年的“十二五規劃”,是大陸經濟轉型升級的總體指導方針,其將帶動全大陸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因而也將加速促進消費內需市場、推動現代服務業、培植高科技新興產業、落實節能減排、建設新農村和新城鎮等。這些發展取向,對臺灣而言,可謂處處是商機。 

  換言之,大陸“十二五規劃”是臺灣方面追求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助力,為臺灣工商界所期待。但由於現在大陸市場已是萬商雲集,競爭激烈,臺灣方面必須與大陸建立高度“互補互利”關係。 

  由此可見,未來兩岸經貿的互動機制,一定要先突出重點,再由重點來帶動全面。而從“互補互利”的角度來衡量,我們認為下列兩大重點,最值得兩岸當局引為雙方經貿合作的主軸: 

  第一是“市場開拓”,主要是為臺商爭取大陸內銷市場。臺灣方面對大陸“十二五規劃”的最大寄望,在於其將為臺商帶來龐大的大陸內銷商機。這也是該規劃對臺灣最大的積極意義之所在。因此,未來兩岸當局安排“十二五平臺”上的經貿合作機制時,務必以擴大臺商大陸內銷為重點目標,使大多數的合作項目,最終都能助益臺商在大陸市場的行銷。這將大幅提高“十二五規劃”在臺灣的亮度。 

  第二是“科技創新”,主要是臺灣協助大陸提高產業技術水準。臺灣因在生產技術與管理技巧兩方面均較具優勢,足以協助大陸充分落實“十二五規劃”之政策目標,因此臺灣主管部門可將此作為與大陸“互補互利”的籌碼。易言之,未來大陸要全力發展的高科技產業、現代服務業、節能環保產業、農業等,臺灣都應儘量提供技術或管理方法。一旦臺灣成為大陸“十二五規劃”之重要“技術後援”角色,則兩岸關係也將更為融洽。 

  總的來看,兩岸經貿關係中雙方分別在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的同時,也要互相”照顧對方關切、在意的事項“。以大陸的“十二五規劃”來說,臺灣不能只看到它所帶來的內銷大陸商機,也應該要注意到,大陸的這場經濟轉型升級,其實也是艱難的挑戰,需要臺灣的協助。如果有這樣周延的思維,兩岸的協商會更加順暢,所達致的協商成果當然也是兩岸互助與互利的。這是兩岸經貿發展可大可久的好途徑。兩岸執政當局不妨借“十二五平臺”,充分發揚這種精神,俾為兩岸經貿發展開拓出康莊大道。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