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優先採購方面,臺灣外貿協會統計,2009年及2010年,大陸企業赴臺採購金額分別是180億美元及208億美元;近兩年來,許多大陸團陸續赴臺建立起良好的溝通與採購管道,成功將採購訂單引進臺灣。今年1月1日ECFA生效後,臺灣更有557項商品首先對大陸降稅,長期而言,係協助臺商(尤其中小企業)在大陸各地建立品牌通路,將對大陸市場的短線銷售拉為長線。
在相互認證方面,兩岸光電產業已建立實驗室相互認證機制。去年9月臺灣工研院與北京鑒衡認證中心簽訂合作協議書,使臺灣光電產品經臺灣工研院認證者可直接取得大陸“金太陽工程產品認證”,協助臺灣業者參與“金太陽示範工程”(太陽能裝設補助專案),進入大陸光電內需市場。
在共同技術標準方面,兩岸LED產業已成立兩岸LED照明合作工作小組,透過大陸LED道路照明試點示範工程,共同制定產品與採購規範,更進一步建立海峽兩岸LED路燈照明技術規範,甚至宣佈籌組LED照明國際聯盟。
截至2010年底,搭橋專案已促成兩岸17項產業、850家企業進行洽商,簽訂合作意向書超過230項。可預見在今年ECFA早收清單正式生效後,將為兩岸產業提供更多合作空間。如今兩岸市場相互開放,經貿交流已進入制度化階段。
經濟是由很多的大小圈圈組成,大圈圈中有小圈圈,每個圈圈還可以彼此相連。大陸經濟轉軌與ECFA就是兩個最大的圈圈。
這兩個圈圈的結合是大陸實現經濟“質變”的最佳方式,也是臺灣未來經濟發展的兩大動力。“十二五”加ECFA的真正意涵,是兩岸共圓一個夢,建一個最大的圈圈,民生樂利,大同世界。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