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新南向政策:緣木求魚的“指點江山”

2016年08月24日 07:1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當局日前通過“新南向政策綱領”,輿論卻是惡評如潮,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臺商每天都在商場上打滾,經濟嗅覺比官員靈敏得多,工商界最希望民進黨當局做的不是“指點江山”,而是爭取最優惠的關稅待遇和市場進入條件。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沒有能力處理兩岸關係,推動所謂的“新南向政策”只能是緣木求魚。

  評論摘編如下:

  臺當局日前通過“新南向政策綱領”,希望進一步加強與東盟、南亞、紐澳等國家的投資貿易、文化與各層面的連結。此舉措是民進黨當局推動臺灣融入區域合作的“重頭戲”,但輿論卻是惡評如潮,批評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沒有能力處理兩岸關係,推動所謂的“新南向政策”只能是緣木求魚。

  這番評論正正戳中“新南向政策”的死穴。國際社會普遍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臺灣方面若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要開拓“國際空間”,寸步難行。

  臺商每天都在商場上打滾,經濟嗅覺比政府官員靈敏得多,哪兒有錢賺,哪兒的市場大,心中了了。正如臺灣資深媒體人趙少康所說,當年李登輝首次推出“南向政策”,追隨其政策的臺商大多無聲無息,“南向政策”最後也不了了之,但與李登輝“作對”,西進登陸的不少臺商則是做得有聲有色,甚至成為富商巨賈。由此凸顯民進黨當局“臺灣過度依賴大陸市場”的邏輯相當可笑。

  如果大陸市場毫無商機可言,臺商自然會另覓市場。今年上半年兩岸經貿額雖然較去年同期減少,但臺商投資大陸的項目仍有1741個,同比上升了近5成。

  可見,大陸市場對臺商特別是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吸引力不減。即便是轉向東南亞的勞力密集型臺資企業,其中上游原材料多從大陸購買,本質上講仍是大陸產業鏈的延伸和擴張。

  島內工商界最希望民進黨當局做的不是“指點江山”,而是爭取最優惠的關稅待遇和市場進入條件。因為這些屬於政策性範疇,必須由當局來負責商談。過去8年國民黨政府堅持“九二共識”,大幅改善兩岸關係,得以與大陸方面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在此架構下,兩岸還簽署了服貿協議,進一步開放服務業市場,同時也商談貨貿協議、降低關稅。只因民進黨極力阻撓,服貿迄今仍無法生效,而該黨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貨貿商談中斷。

  臺灣業界本可以優惠的條件進入大陸服務業市場,而臺灣產品也可以較低的關稅進入大陸市場,如今皆成為泡影。

  至於“新南向政策”,其實臺商最關心的是何時能與東盟簽自由貿易協議,降低貨物關稅。但民進黨當局對此只字不提。

  前幾年臺灣得以與新加坡、紐西蘭簽署自由貿易協議,主要是因為兩岸關係融洽,但當下兩岸關係陷入僵局。此外,中國大陸是東盟大多數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而且中國大陸與東盟貿易進出口總額幾乎是臺灣和東盟貿易進出口總額的6倍。東盟國家是與中國大陸合作,還是與臺灣合作,已是不言而喻。

  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不搞好兩岸關係,與東盟簽署自由貿易協議的機會可謂零。這樣的南向政策與當年李登輝的又有何不同?根本就是“炒冷飯”,也註定將同樣落得慘澹收場的結局。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