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門對開、雙喜臨門”, 6日金門、7日廈門,一年之約如期而至,兩岸企業家再聚首。
2012年發起、2013年首次召開的兩岸企業家峰會,每年由兩岸輪流舉辦,今年輪到臺灣,主題為“企業創新合作 產業融合發展”。金門、廈門一衣帶水,兩岸企業家峰會選擇在金門開幕、廈門閉幕,既可看出主辦單位本身的創新精神,又充分顯示兩岸企業家的創新思維和勇氣。
來的是兩岸企業界的精英和翹楚,從全球經濟發展態勢到產業機會與挑戰,話題多到講不完。思想匯整合河流,創意碰撞出火花。除了企業家見面常說的話題,身居海峽兩岸,他們也不約而同聊起另一議題:兩岸新形勢下,如何發揮個人乃至民間的力量,推動兩岸經濟融合發展。
今年5月20日以來,兩岸共同政治基礎被民進黨當局單方面破壞,導致兩岸聯繫溝通和協商機制中斷。兩岸企業家尤其是臺灣企業家,歷經了8年來的兩岸交流、合作、發展,現在卻面臨兩岸貨物貿易協議等ECFA(即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後續協商遙遙無期、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進程停滯等問題,不少臺灣企業家都說,“我們很著急”。
應當看到,雖然臺灣政局發生變化,但兩岸經貿優勢互補、區域融合發展的潮流沒有變,且面臨新機遇。兩岸經濟合作不再是簡單的資金、技術投入,而應是更深層面的合作。大陸正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兩岸企業界可以攜起手來,共同促進企業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轉變。臺灣企業不僅有大陸的龐大市場,而且借助“一帶一路”戰略平臺,兩岸還可以合作開發第三方市場,也就是所謂“兄弟聯手賺世界的錢”。總之,兩岸經濟交流合作雖然面臨一些困難,但已站在更高起點上。
當然,面對兩岸政治僵局,兩岸企業家除了努力創造雙贏,還要善盡企業家的責任。一方面,生產生活都需要和平穩定,與兩岸關係密切相關;另一方面,身為中華民族一分子,反對“臺獨”,維護兩岸和平發展,責無旁貸。眼前就是最生動的例證,從金門開幕到廈門閉幕,企業家峰會別具匠心的安排,背後別有深意。60年多前,金門、廈門曾兵戎相見、隔水對峙。如今,兩地已經成為一日生活圈,金門的高粱酒廈門有售,大陸游客流連在金門的海灘、坑道。這一切都說明,兩岸一家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半個多世紀阻隔也改變不了血脈親情。而人民的幸福生活離不開和平,戰地遺址彰顯的正是和平的寶貴。
美好的和平值得兩岸企業界負起責任,共同努力。正如俞正聲主席所說,只要兩岸企業家攜起手來,銳意進取,奮發拼搏,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和挑戰,推動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取得新的進展。(吳儲岐)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