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傳出臺商計劃在美投資,涉及金額已逾1兆3000億元(新台幣,下同)。臺灣《聯合報》12日發表社論指出,臺灣優秀企業競赴海外投資,將資金和就業機會帶到島外,臺灣卻留不住他們,真的是“好事”嗎?特朗普喊出“美國優先”,積極拉攏臺灣企業,臺灣難道就只能袖手旁觀?
評論摘編如下:
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日前進白宮會見特朗普,顯示其在美投資已進入關鍵時刻。特朗普提倡的“美國優先”政策,首要工作就是推動製造業回流,陸續有臺商響應。除鴻海外,近期傳出計劃在美投資的臺商還包括臺積電、台塑、義聯和“中油”;扣除“中油”,另四家企業金額加總已逾1兆3000億元,遠超過蔡當局“前瞻計劃”8年8800億的規模。
社論指出,臺當局“科技部長”陳良基評論鴻海在美的投資案時說,臺灣企業能在世界各地設廠是“好事”,應“正面看待”。但換一個角度看,本土優秀企業競赴島外投資,將資金和就業機會帶到島外,臺灣卻留不住他們,真的是“好事”嗎?
社論表示,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動作,反映了各國近年在全球化風潮中學到的教訓:產業發展除了研發,製造亦同等重要;前者是產業的根,後者是就業的本。美、中不約而同擁抱製造業,不希望產業斷了根,顯示兩國當局均意識到事態之嚴重。
臺灣製造業則早就面臨了斷根危機。2000年,臺商在海外生產的比重僅二成,此後便一路快速攀高。不少經濟學家認為,這是臺灣近年勞工薪資停滯和高失業率的關鍵因素。再看,去年臺灣公開發行公司投資在擴充廠房設備的金額僅251億元,創有這項統計以來的最低水準。這些凸顯了兩大危機:企業出走,留在臺灣的產業也不願增加投資。
社論強調,臺當局“內閣部長”“正面看待”臺商赴海外設廠,卻不正視製造業不在臺灣投資的問題,這是嚴重的偏失。蔡英文上任後提出“5+2”產業創新研發計劃,宣稱將通過“創新、就業、分配”,以帶動產業的競爭力,提高勞工的薪資、增加新的工作機會。然而,產業界質疑“5+2”與臺灣現有產業的關聯太小,企業大老也認為當局一頭熱推動新產業,卻忘了已有基礎的舊產業,就算新產業成功,也彌補不了舊產業衰退對經濟的衝擊。更重要的是,當局無法解決土地、水電、環評、抗爭、行政怠惰等干擾企業投資的因素,當然也就挽留不住企業出走的腳步。
在臺積電、鴻海等企業傳出出走時,未見官員爭取這些投資留在臺灣,竟還說這是好事。試問:當局拼經濟的企圖心何在?特朗普喊出“美國優先”,積極拉攏臺灣企業,臺灣難道就只能袖手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