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合報》5日發表評論文章說,臺當局“前瞻計劃”提出後,被外界批評得體無完膚。無論是財務的揮霍、計劃的草率、後續的營運,和可行性評估的闕如,不僅民眾疑慮重重,更過不了各方專家之眼。但蔡當局非但執意要做,更要求“綠委”全力護航,限期闖關,甚至不借假造民調數字。這種蠻橫行徑,令人難以忍受。
民進黨擁有“立法院”過半席次,就以為拿到了政治上“綠燈全開”的萬能通行證,可以對所有法案予取予求。這種想法,未免太天真,也太狂妄。根據多數決原則,擁有多數席次的政黨當然能靠表決在“立法院”取勝;但是,這並不表示它一定能贏得人民的支援。民進黨要強為蔡當局的“前瞻建設計劃”開路,其結果,勢必如一次“正當性”的自殺。我們要提醒民進黨:仗著席次優勢強行過關固然不難,但若悍然把民意踩在腳下,接下來的8年,就要面對日復一日的民意反撲,永無寧日。
在各界質疑聲浪持續不墜下,傳出民進黨考慮提出“前瞻基礎建設計劃”的折衷版本,包括將8年的計劃實施期縮短為4年,經費也從原先的8900億元(新台幣,下同)縮減為4200億元,借此爭取在野黨的支援,進而讓“前瞻計劃”過關。
臺灣《聯合報》4日發表主筆室的評論文章說,“前瞻計劃”可能出現變形版本,我們擔心這樣的轉變並非綠營的從善如流,而是為了讓“前瞻計劃”完成在“立法院”的最後一哩路的權宜之計。林全行政團隊又能為“前瞻”辯護到幾時,最後要誰來收拾一擲幾千億的軌道投入後患?
民眾對“前瞻計劃”主要的擔憂,並非擔心建設投資金額過高或投資期過長,而是憂心臺當局是否做好足夠的成本效益評估,以及是否真正切合需要。“前瞻計劃”中投資金額最大的軌道計劃,天女散花式的在各地興建輕軌或捷運,產官學界對此即不斷呼籲臺當局重新檢視內容。
另一方面,隨著近期“前瞻計劃”內容陸續公開,“立委”發現“前瞻計劃”的相關評估是一字不差地抄襲以前馬當局的內容,草率的態度令人搖頭。
臺灣前政策顧問郝明義等人質疑,臺當局的盤算是通過“前瞻計劃”後,相關預算立刻就送“立院”審查,這不是民眾期盼的施政效率,而是打算讓前瞻的生米趕快煮成熟飯,當頭已經洗了一半,之後要追加預算、延長建設年限,拿著“前瞻計劃”當令箭,民眾只能硬著頭皮陪著民進黨繼續洗下去。
從近期臺當局硬推“前瞻計劃”的態度來看,更印證了民眾擔憂,民進黨對“前瞻建設”不是為了追求臺灣建設的天長地久,而是為了明年勝選的曾經擁有。
對於監督“前瞻計劃”,在野黨不能只將眼光放在4年或8年、4200億或8900億元的形式之爭,而應聚焦“前瞻計劃”的內容是否符合民眾需要,以及投資是否具備成本效益。錯誤的政策比貪污可怕,頭洗一半的“前瞻計劃”更令人擔憂。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