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共用單車o Bike從四月起進軍臺灣,同樣採用黃色輪胎作為識別的美國V Bikes也從七月中展開試乘營運。臺灣《工商時報》今日發表社論文章指出,共用經濟的破壞式創新固然令人期待,但是人類經濟社會建立起來的“有費公共服務”的基本價值必須維繫,U Bike與o Bike、V Bikes的競爭,是一場極為珍貴的試驗,臺當局、業者與學界都應該借著這個機會積極探索分享經濟的為與不為,才能為民眾創造最大的福祉。
社論摘編如下:
新加坡共用單車o Bike從四月起進軍臺灣,“小黃車”瞬間淹沒了臺東、花蓮、宜蘭、以及雙北市的大街小巷;同樣採用黃色輪胎作為識別的美國V Bikes也從七月中展開試乘營運,V Bikes加入戰局,不但讓共用單車議題更加火熱,徹底自由取用與停放的共用單車,會不會打挂讓臺北甚為驕傲的U Bike系統,更是公共運輸的重要議題。
在理論模型上,共用經濟享有烏托邦式的前景,傳統工業社會的交通工具或是住宿空間,都以“獨佔”性質存在,是登記在正規機構取得“法定”所有權的私有物品。但是住宿與交通工具存在巨大的浪費,一輛私人汽車只有不到10%在行駛,其他90%都停放與閒置。因此,如果能夠將住宿與交通工具閒置的產能(capacity)釋放出來,都市內的車輛總數可能“減半”,瞬間解決交通擁擠、能源耗損的問題,而且因為產能利用率大幅提升,每單位的交通與住宿成本也將大幅下降。在共用經濟的架構下,獨佔的“所有權”切分為共用的“使用權”,將人類的經濟行為帶到了革命性的新時代。
再者,在傳統的所有權架構下,政府與企業發展出複雜的監管系統,政府的法規與稅制以所有權為核心,從持有稅開始,在使用與買賣的過程設立重重的課稅關卡;而企業則發展出龐大的製造、銷售、仲介、代理與通路,為所有權人提供服務並且收取費用。然而,在網路技術下發展的共用經濟模型,政府的管制與仲介將會大幅減少、甚至徹底消滅,引爆前所未見的經濟與政治革命。
共用經濟的理論因為Uber與Airbnb的成功,激勵了網路創意家探討其他領域的共用商機,如果住宿與計程車可以共用,那麼所有原本以所有權形式存在的資源,任何物品、甚至包括人力資源,在打破“獨佔”的觀念之後全都成為“共用”的資源。如果分享成為經濟型態的主流,將顛覆所有既存的經濟行為,引爆工業革命之後最重大的經濟變革。
大陸共用單車創造了金融產業的奇跡。共用單車製造都市臟亂的問題,同時伴隨了大吃公共資源免費午餐的弊病,在臺灣,新北市市長朱立倫與臺北市長柯文哲雖然對於o Bike的前景表達不同的看法,但是兩個都市的地方交通部門不約而同對隨騎隨丟的共用單車提出管制措施。
共用經濟的破壞式創新固然令人期待,但是人類經濟社會建立起來的“有費公共服務”的基本價值必須維繫,U Bike與o Bike、V Bikes的競爭,是一場極為珍貴的試驗,臺當局、業者與學界都應該借著這個機會積極探索分享經濟的為與不為,才能為民眾創造最大的福祉。
[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