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臺灣三千五百名十二族的原住民,在部落頭人和部分原住民民意代表率領下,再度“出草”,在臺“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上舉行“七二四台灣原住民反歧視、爭生存”團結行動大會師活動。原住民的齊聲怒吼,就是要呂秀蓮對其嚴重傷害原住民感情的言論道歉。颱風帶來的水災和原住民的“出草”行動,不僅再次暴露臺灣當局的無能、島內災民的無助,更凸顯了島內長期存在的族群歧視問題。
颱風“蒲公英”帶來的水災過後,臺灣當局對災區的救援遲遲未至,卻將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矛頭指向原住民。呂秀蓮更說甚麼“移民中南美”、“臺灣最早的祖先是矮黑人”。深受侮辱及傷害的原住民部落兩度“出草”、在霧社抗日英雄紀念碑前鳴獵槍,以表達心中的悲憤和對呂秀蓮及執政當局的極度不滿。
島內媒體指出,向來標榜與原住民“親善”的民進黨,其實是其“本土化”論述中策略性運用的一環,以原住民的因素來為所謂“去中國化”的論述提供理由。民進黨上臺後,原住民議題似乎受到較多重視,但仍是實現其政治意圖下的一種工具性操作。民進黨正是用原住民的因素來擴大自己的立足點,在“去中國化”的政治氣氛中據以強調“臺灣就是跟中國不一樣”。
事實上,在今年的大選後,島內社會撕裂為二,族群關係變得更加緊張。民進黨更向島內民眾灌輸其“切割式愛臺灣論”:愛臺灣就要認同臺灣,認同臺灣就要支援“臺獨”。換言之,不支援“臺獨”者就是不認同臺灣,也就是不愛臺灣。泛綠陣營所建構的這種“切割式愛臺灣論”是建立在三種標準之上:一是族群血統,主張本土是愛臺灣,非本土的外省人“懷抱大中國主義”,所以不愛臺灣,要外省人“滾回”大陸;二是統“獨”立場,支援“臺獨”才是愛臺灣,不支援“臺獨”就不愛臺灣;三是藍綠顏色,支援綠營的視為愛臺灣,支援藍營就是不愛臺灣。李登輝就此曾拋出“臺灣人要消滅外來政權”、“國民黨聯共賣臺”等言論,將藍營不支援“臺獨”操作成“親中賣臺”,並以此在選舉中漁利。
一位原住民教師一針見血地指出,原住民的悲哀,就在於選舉。現在的臺灣,選票最大,票數最重要,有選票才有政權。這個簡單易懂的原因,讓原住民不受重視。因為選舉時,原住民能有幾票?根本不能影響大局,所以也就不用浪費建設在原住民身上。原住民的民意代表才幾個?哪有甚麼力量?誰理他?顯然,當局認為大選既過,連任目的已達,對於選票、人數及各方面都居於絕對弱勢的原住民根本不必遷就。
正因為臺灣當局將原住民壓縮到生存資源和文化尊嚴皆蕩然無存的地步,原住民被逼到絕境掙扎求生,才喊出“出草”的悲壯心聲。為此,原住民焚燒了“黑色臺灣”地圖、宣讀“臺灣人權已死”吊文,以行動宣告原住民與當局的夥伴關係已死,並拒絕呂秀蓮踏入原住民傳統領域,堅持長期的抗爭。
[責任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