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①:從臺灣高雄一高檔樓盤上可俯瞰高雄港。(圖片來源:人民網)
據最新統計,臺灣五大都會區的房價與收入所得比為7.08倍,遠遠超過國際認定“嚴重難以負擔”的5.1倍這個門檻。近日,臺灣一份雜誌計算臺北市平均購屋負擔的痛苦指數達26.3,也就是“要在臺北市購買35坪(1坪約3.3平方米)的預售屋或新成屋,平均要26.3年不吃不喝才買得起”。
“近來‘打房’的動作很大!”談起最近臺灣的房地產政策,東森房屋一位協理有這樣的感覺。
為打擊臺北市、縣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6月25日,臺灣金融主管機關推出“選擇性信用管制”:所有金融機構承做臺北市及臺北縣10個縣轄市新購屋貸款,對已有“購置不動產貸款”者,貸款額度不超過70%、無寬限期,且對同一擔保品,不得另以修繕、週轉金及其他貸款名目額外增加貸款。
據悉,這是臺當局近20年來,首次動用“選擇性信貸管制”。如此大的動作,能否遏制住猛漲的房價?
“地王”頻現
臺灣房市迎來“第四波”
7月23日,臺北縣公開標售新莊“副都市中心”商業區12筆土地,開發商以每坪約213萬元新台幣(下同)的價格,標下其中一塊合併土地,成為臺北縣新地王。
此時,距離“選擇性信用管制”政策出臺不到一個月。此前,因為臺北市住宅土地在1月標出“地王”每坪679萬元、2月標出“地後”每坪602萬元,迫使當局下令暫緩標售臺北市精華區公有土地。
但就在“打房”政策出臺後,臺北縣三重一塊1.58萬坪的工業用地以101.68億元成交、臺北縣新莊“副都市中心”住宅區土地拍賣每坪約159萬元、臺北市西門汀一棟舊寫字樓以30.5億元成交……每塊地售價都創下了同區域的紀錄。據不完全統計,近一個月來,開發商投入大臺北地區的金額高達440億元。
飆漲的房價促使 “無殼蝸牛聯盟”重出江湖,他們背著蝸牛模型,演出行動劇來呼籲平抑房價措施。
“無殼蝸牛”一詞要追溯到21年前。1987年臺灣“產業局”標售華航土地創下天價,致使臺灣房價開始狂飆,兩年內漲了大約2倍。臺北房價在1989、1990年兩年中,飆漲的幅度為1988年的3倍。無力購屋致使民怨不斷,因而在1989年產生名為“無殼蝸牛”夜宿臺北街頭的活動。
而臺灣房地產市場從1970年至1990年,則經歷過三次明顯的景氣迴圈,其中1973年至1974年、1979年至1980年、1987年至1989年分別是三次景氣迴圈高峰期,而于1990年進入超過十年的低迷期。
從2002年開始,臺灣當局加大低利優惠房屋貸款額度,土地增值稅減半實施兩年,計劃開放大陸與外商投資臺灣房地產,長達10餘年蕭條期的臺灣房地產市場出現回升跡象,同時也成為臺灣房地產“第四波”的起漲點。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