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日前在四川成都舉行,在兩岸文教合作部分,今年特別將青年交流列為討論重點,此與開放大陸學生赴臺就讀應有密切關係。臺灣大學副校長、政治係教授包宗和25日在臺灣《旺報》發表文章說,兩岸青年交流越來越密切,在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大背景下,兩岸可以從“承認學歷共謀就業出路”和“培養兩岸青年的中華文化底蘊”兩個方面努力,促進兩岸青年交流的制度化。
全文摘編如下:
承認學歷共謀就業出路
青年朋友較無歷史包袱,在全球化氛圍下,有不少共同語言,溝通較無困難。在交流過程中,大陸青年可體會臺灣青年的自由活潑,臺灣青年也可感受大陸青年的勤奮向學。年輕一代將肩負未來兩岸和平的重責大任,彼此間多接觸,多認識,自然有其深遠的意義。
本次論壇特別就兩岸青年交流制度化做了廣泛深入的意見交換,目的在使此一交流環節可大可久。最主要的制度化途徑即相互承認學歷,攻讀學位,使交流正規化,常態化。其他如兩岸校對校商簽文教交流協議,互派交換生,推動雙聯學位,定期舉辦冬令或夏令營隊,共組服務性團隊下鄉服務等。在兩岸尚未簽署文化教育交流協議之前,雙方高校簽姊妹校,簡化文教參訪手續,均有助於青年交流制度化的建構。制度化還有一個好處,即使兩岸交流不因非預期突發狀況的發生而致中輟,至少有助於將負面衝擊降至最低。
兩岸高學歷失業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本屆論壇也期盼透過深化兩岸青年交流,共同為青年就業尋找更多的出路,這可分為兩個層面,即就業能力與就業機會。就業能力主要靠養成教育,兩岸相互承認學歷,可互相攻讀學位,不啻共同對兩岸青年之專業能力培養做出貢獻。
青年就業能力之養成,臺灣過去的技職教育發揮了可觀的功效,很可惜後來許多技職校轉型為學院或大學,反喪失了原先培育青年擁有一技之長的功能。然而,臺灣的技職教育經驗仍可為大陸提供青年專業技能養成教育的重要參考,以有效解決大陸青年的就業問題。臺灣若能因此重新恢復對技職教育的重視,則不失為一種正面的發展。惟為強化兩岸技職教育的交流,臺灣適度承認大陸技職學校之學歷是有其必要性的。
在就業機會方面,兩岸可合辦“青年就業論壇”,以交換彼此提供青年就業機會的心得與資訊。在臺灣舉辦校園徵才活動時,參與者盡可能包含有在大陸設廠的臺商企業機構,增加大陸學生返回大陸後的就業機會;也可邀請未來預備在臺設廠或分支機構的大陸廠商機構,以擴大臺生在臺的就業機會。至於大陸高校舉辦校園徵才,也應儘量給予臺生等同陸生之就業資訊與機會。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