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北——如何收拾狂歡後的“一地雞毛”

2013年11月08日 08:07: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臺北社區分類垃圾桶 

   環保教育從娃娃抓起

  垃圾成功減量,臺灣“後囑”式環保教育功不可沒,即小手拉大手,環保教育從娃娃抓起。吳盛忠介紹說,學校的環保教育,可以改變一代人的觀念。在臺灣,學校也做垃圾分類,小學生已經將垃圾分類當成生活的一部分,“回到家,如果媽媽做得不是很標準,小孩子會提出。所以從學校教育,社區推廣,政府宣傳,整個社會做起來,才形成了現在整潔有序的城市面貌。”

  除了學校教育之外,臺北市將近1.4萬名環境保護志願者也功不可沒。他們經常組織活動,告訴周圍民眾加強環境保護。這樣,不論是從學校,還是從社區,耳濡目染,垃圾分類、保護環境就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在臺灣,環保意識已經深入人心,每個人自覺的環保行為才形成今日美麗的寶島。(齊湘輝 陳鍵興)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