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短評文章點評臺灣的人口問題,文章說,臺灣的人口結構像個倒金字塔,下面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上頭老人家的比例就顯得龐大而沉重,全都壓在人丁凋零的孩子身上,這樣搖搖欲墜的未來,撐得下去嗎?
短評指出,臺當局“教育部”昨天公佈人才培育白皮書指出,2028年,大學生總生源將只有現在的一半。在這種狀況下,如果社會要持續發展,那時大學畢業生的總生產力必須是現在的兩倍以上。我們上一代自己的生產力都沒辦法倍增了,寄望下一代個個變超人,可能嗎?
短評說,人口銳減,學校的經營必然遭遇強烈衝擊,從安親班、中小學到大學,所有端教育這碗飯的人都會面臨生存危機,必然出現大幅淘汰出場的慘烈局面。現在的學校經營者和“教育部”,對未來的教育海嘯準備好了嗎?
短評指出,問題不只在於學校的存廢,少子化連帶導致人口老化,新世代勞動人口急速萎縮,以致于總體生產力及稅納減少,老年人口的醫療贍養與年金支出造成沉重財政負擔,整個社會發展都會失去前進的動能。根據推估,臺灣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人超過20%。民國2060年時,1個青壯人要扶養1個老人和1個小孩,這日子怎麼過得下去?這還是以年生育率1.3%來推算,如果生育率再降,下一代年輕人的冬天還會提早降臨。
短評最後說,臺灣驚人的老化速度,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當局必須儘快對鼓勵生育、有計劃引入移民、延長退休年齡等提出積極措施。工作人口減少、經濟附加價值不能提高,臺灣哪會有生機?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