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臺當局“教育部長”蔣偉寧因涉及學術造假而引咎辭職。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說,醜聞不但嚴重損害臺灣學術的國際聲譽,也再次暴露了臺灣學界考核、升遷制度的沉疴痼疾。臺灣學界應以蔣偉寧下臺為契機,深刻檢討和反省島內學界現行的評鑒思維和制度。
評論摘編如下:
昨天島內再次發生高官因涉及學術造假而引咎辭職的醜聞。去年臺當局“國防部長”楊念祖因抄襲論文,上任未滿一週即閃電請辭,成為“最短命”的軍方首領。最近“學術醜聞”的主角竟是教育界和學術界的領頭人──“教育部長”蔣偉寧,使事件在臺灣引發“一石激起千層浪”的震撼效應。事件源於屏東教育大學副教授陳震遠涉嫌偽造“同行評審”,替其論文打高分,提高論文的發表率,但俗話說“紙包不住火”,去年英國知名學術雜誌《震動與控制》發現了陳震遠的造假行徑,並撤銷了與其相關的60篇文章,而其中5篇文章的作者之一正是蔣偉寧。在輿論排山倒海般的批評聲浪中,蔣偉寧昨天辭職下臺。島內這波學術醜聞不僅嚴重損害了臺灣學術的國際聲譽,也再次暴露了臺灣學界考核、升遷制度的沉疴痼疾。
所謂“同行評審”,是一種學術成果審查程式,即一位作者的學術著作或計劃被同一領域的其他專家學者評審,以確保作者的著作水準符合一般學術與該學科領域的標準。換言之,一篇論文獲得越多專家學者的推薦,就代表該論文的水準越高,也更能獲得國際知名學術刊物的青睞。陳震遠正是利用了這一“遊戲規則”,偽造了逾百個人頭電子郵件作為“推薦人”,製造論文獲得高度評價的假像,以騙取在聲學、機械工程、力學等三大領域極具分量的國際一流期刊《震動與控制》的信任。部分論文的作者之一蔣偉寧先是聲稱“不認識陳震遠”,但隔天又說“見過兩次,沒有私交”。且不論蔣偉寧有否參與或知曉“造假”,如此前後矛盾的說詞難免讓人生疑。
陳震遠挖空心思、不擇手段地偽造“同行審查”,提高論文發表率,無非就是為了“升職加薪”。島內學術界的評鑒考核、薪資獎金制度常常和論文及期刊發表的篇數掛鉤,導致亂象頻生。學者們皆面臨以研究績效為主的評鑒壓力,大從政府補助、小至學校升職等,都取決於論文的產出量。為了衝高論文量,在理工學科領域興起了互挂作者或在相同領域中相互援引論文的學術歪風。島內有大學校長指出,有些重要的期刊論文,甚至有逾百人共同挂名。
臺灣學界過於重視“量化”,導致學者無不削尖腦袋地向國際期刊投稿,一直以來為人詬病。學術研究不是體力勞動,不能過分強調“產出”,研究之路漫長而艱辛,學者可能要經歷無數次的實驗失敗,才能得出珍貴的研究成果。倘若一味看重論文的數量,而忽視品質,哪還會有學者願意扎紮實實地做研究呢?臺灣學界應以蔣偉寧下臺為契機,深刻檢討和反省島內學界現行的評鑒思維和制度。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