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今日刊載署名張子陽的評論文章,分析“寶寶”一詞流行大陸後臺灣網友的反應。一些臺灣網友建議別用“寶寶”一詞,擔心生活詞被童話,作者認為,面對兩岸生活詞差異,放輕鬆些,使用時確保互相尊重就好。
評論摘編如下:
受網路歌手影響,最近部分大陸網友常用“寶寶”字詞自稱,還流行到臺灣;但臺灣有網友建議,臺灣網友別用“寶寶”一詞,及韓語意思為哥哥的“歐巴”自稱,改用閩南語“拎北”字詞。
筆者能理解這些網友,擔心常用生活詞被同化,沒了原本文化特色,不過生活詞演變,通常是有脈絡的,不用太擔心。
像是部分大陸民眾,會用“親”字當發語詞,因為當地人口多而互動密切,說話得有禮貌些;部分會說漢語、閩南語的臺灣民眾,會用“幹”字當發語詞,雖漢語、閩南語都是髒話,但由於念法相同,切換幾乎無障礙而普遍使用,連臺灣的法院判決都認可。
不過為避免不必要爭議,期待漢語文學者建立詞典收錄,說明意思、由來作比較參考,除保留個別生活、文化特色,也促進互相理解、交流。
所以面對兩岸生活詞差異,放輕鬆些嘛,下次使用時,記得想一下對方看得懂嗎?會引起誤會嗎?確保互相尊重就好。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