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華日報》25日社論說:繼蔡英文動員人海戰術搶攻中華文化總會,讓人產生蔡當局意在文化“臺獨”疑竇后,民進黨“立委”劉世芳一番“空竹統戰說”,再度使蔡當局及民進黨趨向文化“臺獨”潛臺詞若隱若現。文化,是人類長久發展過程中所創造和積累的物質、精神財富的總成果,自有其脈絡可追尋。蔡當局和民進黨的言語和行為,往往遮掩不住其有意切割兩岸文化臍帶之企圖,令人擔憂此乃走向政治“臺獨”之訊號。
自由派學者殷海光從兩個層面探討何謂文化,其一為現象層面,即人類知識之總和;其二為精神層面,乃道德實踐之價值活動。具體而言,文化泛指社會每一成員所能獲得之思想、知識、信仰、藝術、道德、風俗、行為規範等等。文化並非橫空出世之產物,而是社會變遷過程中保留舊元素、增添新元素,逐步積累而成,絕非政治力所能強制定義。
以劉世芳所說的扯鈴(抖空竹)而言,能七步成詩的曹植曾作《空竹賦》,而空竹即為扯鈴之古稱。明朝萬曆年間,劉侗和于奕正合撰之《帝京景物略》記載一首歌謠:“楊柳兒枯,抽陀螺;楊柳兒青,放空鐘;楊柳兒死,踢毽子”,其中的“空鐘”指的亦為扯鈴,而陀螺和毽子也是許許多多臺灣民眾從小玩到大的童年玩具,而這些都是不折不扣的中華文化。
有文化“臺獨”論者稱,所謂“中華文化”是孫中山先生創建出“中華民族”之概念,自此之後才有“中華文化”,而當時並不包括臺灣,因為當時臺灣尚屬“日治”。然而,此一說法不但失之褊狹,更是漠視歷史發展軌跡。《尚書?武成》有稱:“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據信此為“華夏”並稱之首;而對四夷,“華夏”亦稱“中華”。隨著歷史的嬗遞,華夏又海納諸族,始成今日之中華。
無可諱言,儘管臺灣曾遭“日據”,但並不能因此切斷兩岸的文化臍帶。小自扯鈴、毽子、陀螺等兒童玩具,或是“日據”時期許多臺灣小童至私塾學習“漢學”,乃至至今新市區仍有社內漢學班,在在都是臺灣民眾與中華文化的連結。再者,媽祖、開漳聖王、三山國王、保生大帝等臺灣民間信仰,也都源自於中國大陸。
如果這些還不足以證明臺灣與中華文化的深厚淵源,那麼,“姓氏”更是除原住民之外的臺灣民眾與來自於大陸的祖先之間的血脈傳承,否則,陳水扁何須多次表明有意前往福建尋根?呂秀蓮又何須于1990年親往漳州祭祖?質言之,臺灣民眾每天吃的、喝的、看的、拜的、玩的、學的、說的,甚至罵的,無不是中華文化的遺緒,任何政治力所都無法斬斷臺灣民眾與中華文化之紐帶。
令人憂心的是,民進黨首度執政時即在“去中國化”的思維下推動文化“臺獨”,例如前“教育部長”杜正勝提出“同心圓史觀”,他稱要藉此“擺脫大中國意識的籠罩,努力建立臺灣的主體意識”,而所謂“臺灣主體性”卻是主張“臺獨”者之慣用語匯。由此觀之,文化“臺獨”竟然是政治“臺獨”的鋪墊,而蔡當局及民進黨時而流露文化“臺獨”之意向,豈不令人憂心?
蔡當局掌權半年來兩岸關係已急速冷凍,倘若蔡當局入主中華文化總會之後,再推動文化“臺獨”或“文化去中”,則兩岸更將難有寧日!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