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16日發表評論說,接連幾天,臺灣各地陸續查獲(或自主通報)日本核災區食品,包括知名的無印良品2款炊飯、有多家連鎖超市的裕毛屋5款納豆,甚至家樂福販賣的番茄鍋湯底也來自福島縣,核災區食品幾乎無所不在。
更叫人憂心的是,臺當局“食藥署”15日公佈邊境攔獲142公斤的裕毛屋納豆醬料包來自核災區,這些違規的納豆食品,申報產地都是北海道,醬料包上雖沒有任何標記,卻都是來自茨城或千葉。可見在臺當局開放態勢下,業者瞄準商機早已偷渡。
農產食品仰賴水及土壤供給養分,而輻射物質半衰期長達30年,福島核災才過了5年多,任誰都不敢保證迄今半衰期不到五分之一的災區食品,可以安心吞下肚不影響健康。
福島等5縣市食品,總產量佔日本每年輸臺比重相當低,但臺灣人愛用日貨、愛吃日本美食,舉世聞名。日本希望臺灣指標性開放,高度期待可以理解;倒是民進黨當局一面倒的配合,叫人費解。
民進黨一路反核、堅持非核家園,卻要民眾吃日本進口的核災區食品,邏輯上說不通、更無法說服民眾。
核災區食品全臺流竄,印證官員信誓旦旦加強攔檢根本自欺欺人。食安把關最重要就是源頭管理、絕不開放,只要開放就會有數不盡的漏網之魚。
面對反核食浪潮,不少綠營民代“寶寶有苦說不出”,官員如“衛福部長”林奏延,身為小兒感染科權威,也得昧著專業稱“若開放一定會用科學方法確保安全”。可預見,臺當局要補開的3場公聽會,同樣會混亂收場,而蔡英文的民調,肯定會再大幅滑落!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