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的社論指出,今年是解嚴廿週年,就民主而言,這本該是個里程碑,但正如同本報昨日刊登的“遭唾棄的政治”專題,民眾對“行政”、“立法”乃至朝野政黨所呈現的都是高度的不信任,臺灣未來要如何走下去,年輕的臺灣似乎正在失去可參考的座標。
世界銀行二○○七年的全球治理報告,除了言論自由外,無論是政治穩定、行政效率、法律規章、貪污管制,臺灣全部比十年前退步。本報所作的民調,民眾對朝野的不信任度,都遠高於信任程度。
就以最簡單的政治公平性及政治中立而言,臺灣仍然不合格。例如海基會中秋臺商聯誼會,就只邀民進黨“總統”參選人到場,但這不過是一個表徵,因為陳水扁屢次公開發言時,就以“不愛臺”、“與對岸勾結”這樣的語言來指控在野黨,將在野黨視為臺灣的敵人。
社論認為,如果最簡單的公平性都做不到,更遑論尊重抽象的獨立機關,這十年來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獨立機關,卻開始邁向黨派化,陳水扁可以無視“中選會”必須超然中立的立場,竟然公開宣佈,各項“公投”與選舉搭配的時間。
政治機關間的制衡,是現代民主運作的核心,但是,我們的執政黨只知對抗,不論“正名”還是“入聯”,都刻意忽視“國會”多數的意見。面對這樣的政治環境,人民的失落感正是來自於無從選擇,也找不到出路。
當然,並不是每一項指標,臺灣都是退步的,但在進步中,卻出現了反挫的力量,這一年來,“司法”體系逐漸建立獨立性,吳淑珍及呂秀蓮被起訴,在臺灣都是史無前例的,但是政治力道的反撲也是空前絕後,為了阻卻“司法”,綠營抹紅檢察官、陳水扁打“憲法”官司、祭出“國家機密特權”;新生的“司法”力量,面對的是撲天蓋地的政治壓力。
就像通俗史學家房龍所說,“恐懼讓人們不寬容”,在一個對立的環境中,要建立普及的民主文化已是事倍功半,更令人驚心的是,若當權者利用人們的恐懼,在內部區分同志與敵人,任何民主的監督勢力將屈服於民粹的暴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