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日前宣佈的關於島內核建設的相關事宜,民進黨立即提出批評,再度端出“非核家園”的口號。臺灣《新生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立即而完全廢除核電,事實上十分困難。任何人都希望能生活在一個潔凈的環境中,但理想與現實應兼籌並顧。
社論摘編如下:
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日前具體說明能源政策,他強調在不限電、維持合理電價、達成國際減碳承諾三原則下,核一、核二、核三確定不延役,核四若在2016年前穩定商轉,核一將提前停轉,同時每四年檢討一次減核時程。一如預料,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對馬英九的核電主張立即提出批評,她說核四商轉,將使非核家園延遲30年,讓下一代臺灣人繼續承受風險與恐懼!
我們認為能源政策必鬚根據客觀評估,以及自身擁有的能源條件下制定,而非憑藉喊價式的政治主張進行。即使是“穩健減核”三原則,順利實施恐怕都將面臨巨大挑戰,因為臺灣天然資源貧乏,主要能源來自島外,一旦來源不穩定或價格高漲,都是承受不起的。設若任何政黨或團體,此刻能提出一套不限電、不漲電價、達成減碳目標的廢核電辦法,相信民眾必大力支援,而且促其立即實施。提出“非核家園”主張的民進黨曾主政8年,在任期中並未使廢核電成真。反而一座核四電廠從停建至復建,迄今已耗去12餘年時間,電廠建造費用已逾2500余億元(新台幣,下同),而且預算仍在不斷增加中,工時與經費均已創下世界記錄!可見立即而完全廢除核電,是有其事實上困難。
討論廢核電問題,應該理想與現實兼顧,眼光不能只放在臺灣一隅。首先廢核電之後必須尋找替代能源,有人認為天然氣可以彌補這一空檔,太陽能及風力、水力發電也能分擔發電責任。然而世界石油產量正以令人憂心速度下降,根據專家估算若要維持目前能源使用型態,在2030年前大約就要增加4個沙烏地阿拉伯石油產量,以現況言根本不可能。因此今後將面臨的是油價不斷攀升,以及油源供應的吃緊。何況在減碳目標下,臺灣還要增加天然氣使用量,都是違反趨勢的做法。
至於太陽能、風力等綠色環保發電方式,目前也只是停留在嘗試階段。包括發達國家在內,此類型的能源比例只佔總發電量的1.7%,可見欲使能源轉型還有一段漫漫長路要走。我們也樂於支援“非核家園”目標,但不宜流於一廂情願中,政治人物在高談論廢核電主張時,更應出自客觀評估與科學數據,否則必落個知易行難下場。“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就引述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數據指出2020年臺灣用電需求將比現在多出4成,屆時即使核四機組運轉,臺灣仍存在缺電問題,因此他們主張抑制發電需求增長,才能釜底抽薪。由此一數據及觀點可知臺灣今後終將面臨缺電危機,蔡英文只用簡單的電力備用容量率來支援立即廢核電主張,恐也太過簡化問題了。
臺電相關人士曾評估若核電廠全部除役,屆時電費可能大幅漲升一倍。“瘋綠電行動聯盟”則估算,一旦綠色電力取代核電及灰電,全臺每人每月只要多付7至20元電費。我們雖一時無法評估出數字上的出入及依據,卻可顯示出各方對於廢核電後的前景,不是失之悲觀便是太過於樂觀,似乎過於窄化問題。任何人都希望能生活在一個潔凈的環境中,但理想與現實應兼籌並顧。在現況下馬英九的“穩健減核”政策應較可行,但一如過去所論,縱使核四商轉也要注意安全。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