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評論說,陳菊出任民進黨代理黨主席,至少可免得若由民進黨黨團總召柯建銘出任,王幸男又要挑著扁擔去踢館。
為了拱陳菊出馬,民進黨內放出消息說,她在兩岸事務“拿捏得很好”,可以帶領轉型。但究竟有何高妙,恐屬見仁見智。
評論說,陳菊出線的原因,據說主要是在“挺菊、卡蘇、護蔡”;遂使5月的黨主席改選,儼然成為蘇貞昌與蔡英文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黨內初選的延長賽,亦成為二人2016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序幕戰。
評論指出,陳菊亦非“卡蘇”的最佳人選。首先,蘇貞昌與陳菊素有恩義關係,要陳菊去“卡蘇”,殊違情理;其次,民進黨主席既已建立直選機制,似亦應經民調支撐,此番若由陳菊主張“經派系協調產生”,藉以“卡蘇”,恐無法向社會交代。因而,除非蘇貞昌自己決定不選黨主席,他若要選,應非陳菊所能卡得住。
評論最後指出,民進黨未來的要務有二:一、必須大力轉型,尤其在兩岸政策上;二、必須經公正合理的過程,產生新任黨主席,及2016台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倘若現在就以卡位鬥爭的方法去排擠特定的競爭者,又不能重建一套好的兩岸政策,民進黨勢必仍無出路。陳菊當以促成這兩大要務自許,不要淪為“卡位”的工具。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