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民進黨這次的黨主席選舉,如蘇貞昌自己所形容的,是一場從“卡蘇”到“打蘇”、甚至是“圍毆”的選舉。民進黨為何如此防蘇,當然和蘇的個人風格有關。大家不一定要押蘇貞昌,這是蘇貞昌自己要面對的問題;但是,押寶蔡英文就沒問題了嗎?這才是民進黨真正要面對的問題。
社論摘編如下:
民進黨人士確實是會鬥、敢鬥,該黨這次的黨主席選舉,就如蘇貞昌自己所形容的,這是一場從“卡蘇”到“打蘇”、甚至是“圍毆”的選舉;最後,不論是否當選,蘇貞昌擔任黨主席進而角逐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正當性已經被嚴重摧毀,而這正是黨內反蘇人士最主要的戰略目的。
以蘇貞昌的聲望及實力,黨內反蘇勢力深知拉不下他,但是他們卻成功的達到兩個目標:第一、曝露蘇貞昌志在2016選舉的企圖心,第二、“志在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的人,不適合擔任黨主席”,經過幾次辯論,成為黨的共識;因此,未來蘇貞昌一當選,他任何人事安排、組織調整甚至一言一行,都將受到高度檢視,形同是剛當選,就被戴上緊箍咒。
過去的民進黨,從未要求競選黨主席人士立下切結書、宣誓不角逐臺灣地區領導人之位,這次為何史無前例為蘇貞昌立下超高門檻?這當然和整體大勢有關,蘇貞昌個人行事風格也因此成為選舉中的焦點。
同樣是臺灣地區領導人敗選後的黨主席,蔡英文4年前是眾星拱月,蘇貞昌此次卻是群起攻之;蔡英文當時是為了民進黨這個大我犧牲小我,蘇貞昌則被打成是“柿子挑軟吃”的投機分子。正因為在民進黨群雄心中,現在正是天下大亂、形勢大好的時機,由不得蘇貞昌撿便宜。
民進黨為何如此防蘇,當然和蘇的個人風格有關。蔡同榮批蘇,2010年五市選舉時不管黨的體制,自行提名參選北市;2005年縣市長敗選辭去黨主席,是先向媒體請辭才向中常會辭職;許信良不但貶抑蘇沒擔當、沒能力,更露骨的說,蘇不近人情,比較適任檢察官、法官,不適合領導有情有義有革命情誼的民進黨。這些批評意在言外的是:如果蘇贏得“大位”,是個不會共用天下的人;相對的,和這些老將比起來,蔡英文的政治年資雖然要少個零,但是她擅長合縱連橫,懂得分配權力,當然是民進黨大將比較屬意的合作對象。
當然,綠營人士慢慢學到的一件事是,“投資民進黨”確實是一門好生意。2008年扁家弊案爆發,民進黨情勢極度低迷,但最慘的狀況下,還是拿到4.2成選票,接下來幾次補選,綠營支援者不離不棄,狂風暴雨也擋不住他們的投票意願!
因此,既生蘇、何生蔡,投資民進黨如果看漲,大家不一定要押蘇貞昌,這是蘇貞昌自己要面對的問題;但是,押寶蔡英文就沒問題了嗎?這才是民進黨真正要面對的問題。
蔡英文和蘇貞昌雖然是競爭者,關係緊張,但除了領導風格外,二人有其同質性,許信良批評蘇貞昌從未提出有意義的兩岸政策,和大陸交流的談話是一句空話。某種程度而言,這些批評也都適用於蔡英文,她談起兩岸政策,何嘗不像在打啞謎。
民進黨諸將的盤算顯然是,“大位”當前,擁蘇不如擁蔡。但問題在於,只要民進黨仍然回避兩岸政策,最後一哩的差距就還是滔滔大河、跨不過去。經過這次黨主席選舉,從諸位候選人政見可以看出,他們除了在“卡蘇”一事有志一同,在兩岸政策卻是南轅北轍,蔡同榮、蘇煥智、吳榮義都擁抱“極獨”、深綠,蘇貞昌保持模糊,只有許信良正視兩岸現狀;這樣的民進黨,未來有可能在兩岸政策上尋得共識嗎?
這才是民進黨能否執政的關鍵問題,“卡蘇”之後未必就能“拱蔡”!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