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立法院”召開臨時會,三讀通過修正“食品衛生管理法”部分條文,允許牛肉殘留一定分量的瘦肉精。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這場“美牛風波”猶如電視連續的情節般跌宕起伏,表面上看是經濟和民生問題,但臺面下卻是各方政治力量的博弈場,牽涉到臺美關係以及島內藍綠陣營的明爭暗鬥。
評論摘編如下:
在臺灣擾攘了半年之久的“美牛法案”終於在昨天落幕。“立法院”召開臨時會,三讀通過修正“食品衛生管理法”部分條文,允許牛肉殘留一定分量的瘦肉精。換言之,含有瘦肉精的美國牛肉從此可“名正言順”地在島內銷售。臺灣早于2007年“立法”禁用瘦肉精,這次解禁顯然是為了給美國牛肉“開綠燈”。
回顧過去半年,這場“美牛風波”猶如電視連續的情節般跌宕起伏,表面上看是經濟和民生問題,但臺面下卻是各方政治力量的博弈場,牽涉到臺美關係以及島內藍綠陣營的明爭暗鬥。
在美國牛肉入島的問題上,美國擺明就是以大壓小。亞太地區一直是美國牛肉製品的重要市場,尤其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亞洲更成為美國牛肉產業增長的最大動力來源。為了打開亞洲市場,美國軟硬兼施,向一些較小的經濟體“開刀”,韓國“首當其衝”。2011年美國表示,韓國只有承諾“不限年齡、全牛進口”,美韓自貿協議才有望通過。韓國只好同意有條件開放美牛進口,換取今年3月美韓自貿協議正式生效。因此,對於美國所開的條件,亞洲一些較小的經濟體根本無法抗拒。臺灣亦然。美國在臺協會官員不諱言,美牛議題是臺美雙邊經貿最大的絆腳石。馬當局當然心領神會,而且韓國是臺灣的“商業死敵”,韓國已經拿到了“入美門票”,臺灣當然也不能落後。但為了顧及民意,馬當局今年3月制訂了立場折中的16字政策“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排除內臟”。
美國雖然“財雄勢大”,但推動美牛入島的過程中受到臺灣民眾的強力抵制。民進黨擺出“民眾健康第一”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在反對美牛法案方面極盡表演之能事,實際上一切均是出於政治算計。2009年國民黨當局曾因擴大開放美牛進口而導致民望急跌,如今“美牛”重臨,民進黨必不會錯失“良機”,一方面正好可報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之仇,另一方面又可趁機向在選舉中“挺馬”的美國還以顏色。上月民進黨“立委”還歷史性地連續5天4夜留宿“立法院”,阻撓表決“美牛法案”。但1個月後,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訂出瘦肉精的安全殘留量,變相認可瘦肉精使用的合法性,大大削弱了民進黨反美牛的力度。而該黨也隨之“變臉”,表示從來都沒有反對美牛入島。態度轉變之快,令人咋舌,再次暴露了該黨立場反覆、前後不一,打著民生招牌撈取政治利益的政客嘴臉。當初對待ECFA如此,如今不過是故伎重演罷了。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