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進黨已經提前開動了選舉機器。澳門《新華澳報》今日刊載署名富權的評論文章分析民進黨內的初選制度變化。文章指出,民進黨的公職人員選舉初選制度,幾經變化,曾經經歷過幹部評鑒、黨員初選、“公民投票”、民意調查等形式,其中又多種形式混合進行,還出現過“排藍民調”的自我殘殺方式。是否恢復“黨員投票”還有待“全代會”討論。民進黨最大的難關,還是在今年5月25日的“全代會”。
全文摘編如下:
為因應明年底舉行的“七合一”選舉,民進黨已經提前開動了選舉機器。繼3月初研擬了成立“2014選舉對策小組”方案,並交付3月6日舉行的中常會通過後,3月12日舉行的“中執會”,討論了第15屆第1次“全代會”所交付研議的“公職候選人提名條例”研修建案,並通過將原來慣例是在每年7月間舉行的“全代會”,提前在5月25日召開。緊接著,“2014選舉對策小組”于3月28日召開首次會議,討論由中央幕僚小組提出的“六市”市長及縣市長提名的初步規劃。昨日,又傳出黨主席蘇貞昌已考慮將原預計在明年春節前後陸續完成“六市”市長提名的初選作業,提前至今年底進行的消息。
本來,按照過去慣例,屬於地方選舉的“七合一”選舉的提名作業,是在明年春節過後才進行。為何今次卻將會提前好幾個月?對此原因,眾說紛紜。其中一種主流說法,是因為臺中市長提名競爭過於激烈,為避免戰線拉長形成難以彌補的“內傷”,因而考慮將初選作業提前至今年底。但也有人認為,馬當局不但是自己的政績欠佳,民意支援度低迷,而且更因林益世、賴素如等近臣涉貪,而碰爛了馬英九的“清廉牌”;而國民黨內也因對“核四公投”等政務議題,出現不同意見而產生內訌,中生代因擔心受到“續建核四”政策牽連而紛紛自尋出路;而民進黨執政的縣市的施政滿意度普遍高於國民黨執政的縣市,使得民進黨打出的“綠色執政,品質保證”旗號,可信度及號召力越發增強,使人對“綠色執政”又有了期待,尤其是明年底的“七合一選舉”是地方選舉,是以拼地方政績為主,“綠色執政,品質保證”將會充分發揮對選民的感召力。因此,民進黨可以借著提前進行提名初選而提前造勢,以造成壓倒國民黨氣勢的既成事實。也有說是要乘著“反核”社會運動的浪潮,提前進行“七合一”初選,將之與“核四公投”捆綁在一起,以圖進一步抬高民進黨的選情及得票率的。更有一種“陰謀論”,是蘇貞昌要“公器私用”,借著提前進行“七合一”初選,營造一種有利於自己明年5月在黨主席改選中的氛圍,甚至是推動有利於自己的選制,以迎戰蔡英文或謝長廷,或是蔡謝聯盟。
民進黨中央為迎戰“七合一”選舉所成立的“2014選舉對策小組”,其成員結構就頗費心思,其主要核心成員包括黨秘書長林錫耀(“新潮流係”)、黨團總召柯建銘(“扁係”)、“立委”段宜康(“新潮流係”)、“立委”陳亭妃(“遊係”)、“立委”管碧玲(“謝係”)、“立委”高志鵬(“親蘇係”)、“中常委”蔡憲浩(“蘇係”)、臺北市“議員”何志偉(“綠色友誼連線”)、高雄副市長劉世芳(“陳菊係”)、臺南市政府主秘劉建忻(賴清德人馬)、前“扁辦”主任林德訓(“扁係”/親蔡英文)等人。由此展示,成員納入各派系代表人,以顯示“權力共用”的格局。但這也是蘇貞昌籠絡黨內各派系,爭取他們在明年5月黨主席選舉時支援自己的“姦巧”手段。
去年民進黨7月15日民進黨15屆1次“全代會”,提出“全民調”和“黨員投票和民調三七比”兩組方案,爭論頗為激烈。其中的提名恢復黨員投票提案,被普遍認為這是要廢除當初為蔡英文“量身訂做”的“全民調”方式,並是一個為在基層中有群眾基礎的蘇貞昌“量身訂做”的提案,有利於蘇貞昌,對蔡英文不利。實際上,入黨時間不長,並未進行過基層經營,而其個人特性也不屑于“人頭黨員”操作的蔡英文,就主張以民調取決,意圖以她個人在社會上的高知名度取勝。蘇貞昌是民進黨創黨成員,很早就已投入公職選舉,參加過縣長、“立委”等選舉,擁有較為堅厚的組織基礎,黨員投票對他較為有利。因而獲得不少向新主席“輸誠”的知名黨員甚至是“天王”的支援。但蘇貞昌為避免剛出任黨主席就遭到各方責難,因而在“全代會”上裁定將之付交“中執委”決定。現在卻是兜了一個大圈,“中執會”又決定原封不動地將之提交“全代會”決議。表面上看,是尊重“全代會”的功能及決策,實際上卻是回避矛盾,因而估計將會在“全代會”上,引發激烈爭論。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