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民進黨的集體焦慮
“兩個太陽”的話題,這回在民進黨內激起的浪花格外高,這與民進黨所處的窘況有關。雖然國民黨當局因為馬英九與“立法院長”王金平之間的鬥爭飽受批評,民調卻顯示,10月下旬,民眾對民進黨的好感度下降了0.6%,比國民黨還多降了一倍。
長期以來,民進黨靠反對兩岸交流,指責國民黨“賣臺”博取支援,這招目前已經用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主流民意不再買賬。蘇貞昌任黨主席後,一度表態要調整兩岸路線,但事實證明,他缺乏與深綠基本盤攤牌的魄力,民進黨兩岸政策這艘船由此也已停擺了許久。
明年,幾個大型選舉擺在民進黨面前,但在臺北市和新北市,民進黨卻拿不出實力派的候選人,反而是不願入黨的柯文哲遙遙領先。此際,哪壺不開提哪壺的“兩個太陽”,當然會觸痛敏感神經。蘇貞昌批駁說,“兩個太陽”的說法是讓“親者痛,仇者快”,而柯文哲則回應,他只是說出國王沒穿衣服的那個小孩。
有民進黨人士批評柯文哲“損綠不利己”,有人表態“兩個太陽,是大人的事”,還有民進黨“立委”建議,民進黨在臺北市不提人選,改請“五月天”主唱“阿信”或者名模林志玲來選。謝長廷就此評論,這些說法,反映出民進黨的集體焦慮,“國民黨做得不好,但民進黨也沒得到人民的支援,這是焦慮的原因之一。”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