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的兩岸政策“煙火秀”

2014年01月17日 09:2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刊載署名冷波的評論文章,針對民進黨推出的“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發表看法。文章指出,民進黨目前為止推動的兩岸政策調整,仍是不折不扣的“煙火秀”。民進黨未來若不真正想辦法改變“一邊一國”立場、處理“臺獨黨綱”,還想打打擦邊球、做做樣子,恐怕難以走完“最後一哩路”。

  全文摘編如下:

  1月9日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推出的“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顯示,該黨目前為止推動的兩岸政策調整,仍是不折不扣的“煙火秀”。

  曾幾何時,民進黨路線調整之聲甚囂塵上,引起外界高度關注,進而使人有所期待。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再敗,對民進黨產生空前的震撼教育。選後黨內愈來愈多人認為,兩岸政策是其再執政的主要罩門,“不調不行”。

  但近日“檢討紀要”公佈,引起外界一片失望撻伐之聲。一則,“紀要”完全沒有調整“臺獨”立場。再則,儘管“紀要”對兩岸交流態度有所軟化,但敵對、冷戰思維毫無改變,大談“兩岸交流不得傷害臺灣的主權與安全”,“兩岸關係應以國防外交為後盾,國防預算必須提高”,等等。試想,以民進黨如此這般負面、敵對的思維,如何奢望其改變“逢中必反”、阻撓干擾兩岸關係的實際作為?

  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之所以“只打雷不下雨”,根本原因在既想消除民眾對其兩岸政策疑慮、重奪執政權,又顧慮重重,擔心動了“臺獨神主牌”會動搖“黨本”,失掉“臺獨基本教義派”支援。而且,民進黨內路線與權力之爭交織,蘇貞昌、蔡英文圍繞2016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黨內候選人之爭愈演愈烈,誰都不敢在初選出線前在兩岸上有大動作,都在“躺著躲槍”。因此,民進黨所謂兩岸政策調整一直是欲調還休、虛多實少,只想裝樣行騙,而非真心求變。

  不過,民進黨兩岸政策之所以不得不調,勢也!十幾年來的兩岸關係發生了民進黨創黨以來的最大變局,兩岸關係由隔絕變融合,由對立變和平;島內民意厭倦“統獨”炒作和“臺獨”冒險,希望兩岸和平發展成為主流。在此情況下,民進黨固有的兩岸政治立場陷入“燙手山芋”的尷尬境地,在兩岸和平、經貿議題上更是短板難補,兩岸議題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成為國民黨的“殺手锏”。

  所以,只要外部環境沒有發生根本轉變,只要民進黨想重新上臺,其兩岸政策的調整壓力就會持續存在。即使該黨未做調整僥倖上臺,也馬上會面臨缺乏與大陸互動政治基礎,先前的兩岸和平、經貿、“外交”紅利難以為繼的問題,將是“上得了臺,卻坐不穩、坐不久”,終究還得調整兩岸政策。

  我們預估,島內要求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的呼聲會持續高漲,尤其今年新的黨主席或2016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候選人產生之後,這種壓力會更大。因此,蘇貞昌在“檢討紀要”甫一公佈就明確表示,“中委會”將繼續討論兩岸政策,並規劃舉行兩岸政策辯論。

  不過,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首先要弄清關鍵所在。該黨當前的兩岸政策基本就是1999年提出的“臺灣前途決議文”。該決議文是典型的“借殼上市”做法,掏空最關鍵的“一中”內涵,強調“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疆域僅限于臺澎金馬”;另外並未處理“臺獨黨綱”問題,“建立臺灣共和國”的字眼仍赫然存在於黨綱之中。因此,大陸對民進黨的要求明確且堅定,即只有放棄“臺獨”和“一邊一國”主張,大陸才願做出正面響應。

  未來,民進黨若不真正想辦法改變“一邊一國”立場、處理“臺獨黨綱”,還想打打擦邊球、做做樣子,恐怕難以走完“最後一哩路”。(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政治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