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進黨決定放棄提名黨內參選人,轉而支援無黨籍的臺大醫生柯文哲角逐年底舉行的臺北市長選舉。一時間“柯文哲現象”成為臺北熱門話題。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在政治上一張白紙的柯文哲遙遙領先,這與島內社會厭惡藍綠惡鬥的氛圍不無關係。柯文哲的“大炮作風”也使他成為媒體寵兒。柯文哲倘若拿不出貨真價實的政策政見,“柯文哲現象”恐怕只會是“曇花一現”。
評論摘編如下:
民進黨最近在臺北市長選舉一事上作出重要決定:放棄提名黨內參選人,轉而支援無黨籍的臺大醫生柯文哲角逐年底舉行的臺北市長選舉。這是自1994年臺北市首次舉行市長選舉以來,民進黨人第一次“缺席”臺北市長選舉。到底柯文哲是何許人也、有何能耐,竟能獲得島內最大在野黨的青睞和讓步?這一年來,“柯文哲現象”已然成為臺北社會的熱門話題。
臺北市是臺灣的經濟文化中心,市長寶座向來是政治人物夢寐以求的目標。而且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在入主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前,皆曾擔任臺北市長。因此,島內政壇有“臺北市長一職是進軍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的入門券”之說。在不少人的心目中,肩負臺北市建設重任的市長必須具有豐富的從政和管治經驗。然而,柯文哲卻打破了此一常規認知。他無任何從政經歷和選舉經驗,而是臺大創傷醫學部的主任醫師。這樣一位“政治白丁”竟然在短短半年時間內迅速竄紅,支援度還與出身政治世家的國民黨臺北市參選人連勝文不相伯仲,而成為泛綠聯盟的“救星”,如何讓民進黨元老級人物“心悅誠服”?難怪呂秀蓮近日得知民進黨放棄提名自家人後破口大罵民進黨中央“喪權辱黨”,還說如果柯文哲敗選,黨主席蔡英文應引咎辭職。
有意角逐臺北市長的民進黨人士包括曾任臺灣地區副領導人的呂秀蓮、曾任臺南市長的“立委”許添財、曾任“新聞局長”的“立委”姚文智等。這些人雖然都是在臺灣政壇打滾多年、歷練豐富的資深政治人物,但卻不獲臺北泛綠民眾認可:呂秀蓮“孤鳥性格”不討人喜歡;許添財的“地盤”在臺南,而非臺北;姚文智欠缺知名度。在民進黨“乏人出征”之際,柯文哲乘機而上。
在民進黨內部所做的臺北市長選舉民調中,在政治上一張白紙的柯文哲遙遙領先。這與島內社會厭惡藍綠惡鬥的氛圍不無關係。這幾年國民黨當局聲勢徘徊不前,民進黨又只會在“立院”杯葛議事、無所作為,而柯文哲不屬於任何政黨,是一名醫界專業人士,讓外界頗感新鮮,加之他以個人身份挑戰政黨政治,這種有異常規的作法亦吸引了不少粉絲。
柯文哲的“大炮作風”也使他成為媒體寵兒。他善於抓住某些媒體嘩眾取寵的心理,經常“語不驚人死不休”。去年當民進黨希望與他協商選舉事宜時,他說“危邦不入”、“獅子不應入牢籠”,嘲笑民進黨是“危邦”、是“牢籠”。柯文哲在媒體的曝光率迅速增加,是其人氣驟升的主要原因。此外,柯文哲身邊的一群綠營幕僚頗為擅長“造神”。據說,當年陳水扁“三級貧戶”的出身就被美化為“臺灣之子”,便是這群人的“得意之作”。
然而,當日子一長,新鮮感便會慢慢褪去;只有含沙射影之說,不免讓人覺得“腹中無物”。柯文哲倘若拿不出貨真價實的政策政見,任憑其如何舌燦蓮花,也不能獲得臺北主流民意的認同。“柯文哲現象”恐怕只會是“曇花一現”。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