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7日社論說:太陽花學運當然不是突然爆發的,從主其事者的脈絡來看,太陽花前身是“反旺中”、“反大埔拆遷”等運動,從社會氛圍來說,是近幾年來,包括洪仲丘事件在內所謂“公民運動”的最高峰,從思想傳承來說,太陽花運動的主流,正好嫁接了已經邊緣化多年的“臺獨”基本教義派力量,為老“獨”派增加了新活水,史明和蔡丁貴的重新走紅,正是最清楚的例證。
而恰恰正是在太陽花學運的基礎上,加上柯文哲的勝出以及“九合一”選舉中國民黨的大敗,近來有了非常熱烈的關於第三勢力的討論與行動。從已經開始票選“立委”候選人的“時代力量”,到籌組中、被蔡英文幕僚姚人多嚴厲批評為“極左派”的“社會民主黨”,再加上傳聞中的新興“臺獨”左派政黨,以及既存的綠黨、樹黨、臺聯黨等政黨,“第三勢力”確實如雨後春筍般滋生。然而,如果我們稍加剖析,便會發現這些第三勢力其存在的基礎相當薄弱。
這樣批評的意涵,並非認定“第三勢力”沒有當選的可能,相反的,去年“九合一”選舉的經驗證明,這些第三勢力確實有一搏的空間,問題在於,多數這些新興政黨缺乏“自立性”,可以說,他們根本不足以擔當第三勢力的責任,反倒是某種“第二勢力”的變形變種。
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三勢力”,必然需要在其思想與價值基礎上和第一、第二兩大勢力有根本性的區別。英國工黨的出現與壯大,是因為既有的保守、自由兩大政黨都是資本主義的擁護者,是布爾喬亞的政治代理人,德國綠黨的誕生與成長,是因為既有的基民、社民兩大政黨都是工業主義、唯發展論的膜拜者,綠黨的世界觀和他們有根本的差異。
反觀臺灣的第三勢力,除了反對國民黨外,看不出來和“第二勢力”民進黨有怎樣根本性的不同或對立,尤其重要的是,他們共同繼承、發揚了第二勢力存在的重要政治基礎:“仇中”、“反中”、“分離主義”。這樣的共同基礎,也是民進黨對於“第三勢力”的崛起感到不安與戒慎的重要原因。
更重要的是,到目前為止,民進黨並無意在兩岸政策上走中道路線,過去那種建國黨、臺聯黨搶極“獨”光譜,民進黨攻佔中間路線的政治分工現實並不存在。
另一方面,原本“學生運動”也好、“第三勢力”也好,作為政治舞臺上的新興力量,往往會選擇在更為進步的立場上反思傳統政治的局限,進而進行批判與重建,例如,歐美日的學生運動都會批判、反省各自國家在國際政治中的霸權角色、殖民歷史等等。
然而,臺灣的“第三勢力”卻始終缺乏這種進步性的思考,在“統獨”問題、藍綠對立、國際連結等課題上沒有超越性、前瞻性的見解,更在事實上依舊是藍綠政治、藍綠對抗中的一環。
由此看來,臺灣版的“第三勢力”充其量是“第二勢力”的側翼,或者“第二勢力”的遮羞布,不管是打著“社會正義”,還是“新政治”、“新經濟”的口號,都改變不了這樣的事實。這樣的第三勢力,寧肯少些!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