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8日,“反服貿”團體衝進臺“立法院”並佔領會場,導致兩岸服貿協議擱置。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表示,去年的3月18日對臺灣社會來說是一場噩夢,雖然事件已過去一年,島內各界仍應深刻反省,切勿重蹈覆轍。鬧劇給臺灣社會帶來的另一個後遺症就是阻礙島內經濟發展。服貿協議至今未能生效,大陸方面本著兩岸一家人的精神一再釋出善意和誠意,期盼臺灣方面也能相向而行。
評論摘編如下:
去年的3月18日對臺灣社會來說是一場噩夢:一幫以年輕人為主的反服貿示威者強行衝破警方防線、打破玻璃門、衝進“立法院”,並非法佔領議事大廳長達23天之久,使“立法院”運作癱瘓了近一個月。期間“行政院”也未能倖免,一度遭示威者闖入破壞。臺灣的法治精神被嚴重踐踏。示威者無限放大自己的權利,無視法律規章,無視社會秩序,無視他人權利,對臺灣社會的安定造成了嚴重傷害。雖然事件已過去一年,島內各界仍應深刻反省,切勿重蹈覆轍。
臺灣是一個多元化社會,若有人有不同意見,可按合法程式申請集會、表達訴求,但像反服貿人士使用暴力、破壞秩序、挑戰法律,則絕對不能容忍和姑息。上月臺北地方檢察署以無故侵入他人建築物、侮辱公務員、煽惑他人犯罪、妨害公務等罪嫌共起訴118名參與“佔院”的示威者。由此向臺灣社會傳遞了一個清晰的資訊:任何人都不能打著“追求民主”的旗號擾亂社會秩序和挑戰法律規範。
反服貿人士當時以霸佔“立法院”議事大廳為籌碼,逼馬當局撤回服貿協議,這就是“民主的典範”?島內輿論指出,一年前的“佔院”行動“不僅使公權力與社會秩序瀕於傾頹的險境,也導致外界無法以理性的態度探討相關問題的是非曲直”。
“佔院”鬧劇給臺灣社會帶來的另一個後遺症就是阻礙島內經濟發展。反服貿人士害怕兩岸服貿協議生效後,島內服務業會受陸資衝擊,擔心本地人飯碗不保。這種懼怕開放、自我封閉的地方保護主義大大影響了外企投資臺灣的意欲。當時不少經濟體都暫停了與臺灣進行雙邊貿易的商談。島內“經濟部”數據也顯示,2014年投資臺灣的外資金額較2013年僅增長0.49%。
其實,臺灣服務業起步較早,水準也相對較高,佔GDP比重約70%,而大陸服務業起步較晚,佔GDP比重只有45%。可見,臺灣服務業頗具競爭優勢。而且兩岸服貿協議中也訂立了“避免負面影響條款”:受影響一方可隨時要求另一方進行磋商,及時尋求方法加以解決。此外,服貿協議中還有大陸方面獨家向臺灣電商業者開放的高於WTO的特惠待遇。然而,服貿協議帶給臺灣業者的龐大商機卻因一場反服貿運動而煙消雲散。民進黨和反服貿人士堅持要先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才能開始審議兩岸服貿協議,導致服貿協議至今未能生效。
俗話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祖國大陸與韓國去年已結束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可望今年下半年生效實施。屆時韓貨可以較低的關稅進入祖國大陸市場,但臺灣卻仍要支付較高的關稅,而且臺韓出口貨品有超過7成重疊,這對島內業界是不小的衝擊。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曾表示,不希望看到兩岸經合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並強調“現在還得及,要奮起直追”。大陸方面本著兩岸一家人的精神一再釋出善意和誠意,期盼臺灣方面也能相向而行。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