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跟銅像過不去 政治人物氣度何在

2015年03月24日 14:4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每年228紀念日,臺灣各地的蔣中正銅像遭塗鴉破壞,不理性的事發生太多次了。臺灣《中國時報》24日發表評論說,如今臺南市利用假日連拆14座,了無新意的行徑,證明理性不存。更令人疑惑的是由市政府帶頭拆銅像,這種不重視歷史、再撕裂族群的行為,是一個行政首長應該做的事嗎?更是一個有心於大位的政治人物所應有的氣度嗎?

  銅像風波不斷,源於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將“中正紀念堂”改名“臺灣民主紀念館”,“大中至正”牌樓匾額易為“自由廣場”,從揭牌儀式開始,一度挑起族群分裂。陳水扁當局下臺6年,證明“正名”只是一場鬧劇,一切都是玩假的。

  “轉型正義”不過政治意識形態的操弄下的假議題而已,為社會帶來的只是更大的災難。

  文章說,“臺獨”基本教義派受到煽惑,以“反中”、“仇中”為前提,欲“去蔣”、“去中國化”而後快,不但口頭挑釁,更付諸行動,導致各地銅像遭殃,高雄市長陳菊拆文化中心蔣公銅像,就是一例。每年的228紀念日,都有蔣公銅像遭殃,不是被潑漆就是被斷頭。試問,這散播的不是仇恨是什麼?

  臺南大學府城校區的蔣公銅像遭人捆綁、戴面具、貼標語,相片還被PO上網;為了銅像遷移問題爭論不休,造成民眾抗議自焚,衍生不少問題。走進嘉義市中正公園,看見蔣公銅像遭殃,叫人不勝唏噓,可說是去蔣行動的濫觴。

  歷史需要正視,真相猶待解開,個人贊成公開檔案,提供各界研究探討,使228不再諱莫如深、人云亦云,但在功過尚未論定前,就以仇恨心態拿銅像出氣,只顯示施暴者利用民眾盲從的心遂行己意。

  社會上有些人士強調族群融合,卻借題發揮製造仇恨,拆銅像不論是政治考慮,還是特意塑造形象,都是不理性的行徑。參與政治無可厚非,每個人也有表達意見的權利,但拾人牙慧實不足取,跟著起鬨更顯幼稚。

  賴清德否認拆除蔣公銅像是“偷偷摸摸”進行,他說,是為減少爭議和衝突,才選在學生不上課時執行。銅像無罪,錯在人們心中的仇恨;銅像無言,它以悲憫的眼神凝視著眾生。

  想到政治人物的自私理盲,令人不勝唏噓!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