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在“立法院”首度取得多數席次,即積極推動所謂轉型正義,最近更推動“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以下簡稱“促轉條例”)。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2日發表評論說,所謂轉型正義,其最根本的目的是達到政治上的和解並且內化為社會記憶,以免再發生類似的憾事。我們並不反對轉型正義,但我們反對假借轉型正義之名進行政治清算與鬥爭。
談臺灣的“轉型正義”,有幾個觀念應該先予澄清。首先,從李登輝時代實際上就已開始推動“轉型正義”,法律上制定了228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國民黨的黨產在過去幾年也大量清查,據該黨表示,該歸還的都已歸還。我們認為轉型正義的工作應該持續進行,但如果其目的之一是在於政治和解以及社會的團結,就不應該抱著仇恨的心理。因此,促轉條例應該經過政黨的協商,而不是借人數優勢來霸王硬上弓,這種粗暴作法只凸顯其背後的政治操作而已,並無助於轉型正義的落實。
其次,大家提到轉型正義,最常提到的就是納粹、南非、或者東德的例子。我們認為,轉型正義不能超越時空,它必須考慮時空環境因素的影響。國民黨的威權統治,不能與納粹或東德相提並論,否則不會到現在還有不少民眾感念蔣經國,也有不少人對陳誠推動土地改革表示敬佩。我們認為,國民黨在臺灣的付出與努力,不能因為轉型正義而一筆抹煞。如果轉型正義是建立在把國民黨抹黑邪惡政黨的假設上,那就是政治鬥爭,而不是轉型正義了!
根據民進黨的促轉條例,規範了四個任務:包含“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及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真相並促進社會和解”,以及“處理不當黨產”等四大任務項目。所謂清除威權象徵,說白了,就是要清除所有蔣介石的銅像,甚至於慈湖陵寢;而處理不當黨產,就是要把國民黨的黨產充公或剝奪。這些都是帶有仇恨以及政治鬥爭的味道,讓人感覺有如綠色恐怖時代的來臨,難道這真的是臺灣現在所需要的政治氣氛嗎?
其實,過去民進黨執政之時,政治檔案就可以開放,為何不做呢?即使今年520執政後,也可以做,根本不需促轉條例。所謂促轉條例,賦予“行政院”下的促轉會調查權及司法權,甚至於通知憲警機關協助,作必要措施,在我們看來,這只是民進黨自己準備的尚方寶劍,用來政治鬥爭的工具而已。
最後我們要奉勸民進黨以及蔡英文,轉型正義是長期的工程,但臺灣當前有許多急迫以及嚴峻的挑戰。轉型正義做得愈急愈粗糙,只會使其他急迫而嚴峻的工作更難推動而已!請蔡英文三思!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