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22日發表社評說,歷任臺當局領導人上任之初,都希望超越藍綠成為全民領導人,蔡英文也不例外。520上任以來,行政團隊成員選用了部分出身藍營或公務體系政治人物,政策基調力求穩定,即便在兩岸問題上,也儘量審慎處理。深綠對此大為不滿,不斷施壓蔡英文要求改弦更張,甚至要求林全行政團隊全面改組。但蔡英文仍然頂住壓力,沒有改變既有政策和人事,只先換了“行政院”發言人。
文章摘編如下:
與以往歷任臺當局領導人相似,蔡英文爭取更大多數選民的支援,努力還是失敗了。一方面,藍綠意見對立激化,不同陣營民眾對蔡當局的態度呈現截然對立的態勢。根據先前TVBS民調中心的調查結果,高達75﹪的民進黨認同者對蔡英文滿意,對林全的滿意度也有63﹪;但國民黨的認同者中,有71﹪的人對蔡英文感到不滿意,對林全的不滿意度也高達67﹪。
另根據國民黨智庫的委託調查,2012年選票投馬而2016年投蔡的“轉投族”,有29.7﹪的人對蔡當局施政百日不滿,投票未表態者同樣有3成對蔡當局不滿,代表藍營支援者的回流現象。更大的警訊是中間選民開始轉向,對蔡當局不滿的比例開始超過滿意者。在TVBS民調中,中間選民31﹪表示不滿意,滿意只有27﹪,對林全行政團隊,中間選民更是有38﹪不滿意,只有23﹪滿意。
中間選民轉向其實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蔡當局的施政理念以求穩為主,但當前臺灣的問題是尋求突破困境之道,換句話說,蔡當局的施政方向本身就存在問題。在臺灣,藍綠陣營的主要分歧廣泛存在於兩岸政策、社會福利、產業政策等各個領域,但相對來說,真正能對國民黨和民進黨做出明確區隔的只有兩岸政策。
對超過3成的中間選民來說,更希望維持現狀。這是因為長久以來,中間選民與所謂經濟選民高度重疊,這些選民並不那麼關心藍綠、“統獨”等意識形態問題,而更關注臺當局治理績效和經濟發展。他們在“統獨”立場上傾向於維持現狀,或者之後再做決定,避免現在走向統一和獨立給自己帶來的風險。
2012年大選,經濟選民在最後關頭選擇支援馬英九,這意味他們認為“九二共識”可以帶來兩岸關係的穩定,進而為臺灣經濟發展繼續提供動力。但這4年的發展經驗表明,馬當局並未將兩岸關係發展的紅利公平分配給全社會,因此中間選民開始轉向支援蔡英文,正是因為他們希望蔡英文能夠對馬當局的問題做出調整。
這並不表示中間選民支援兩岸交流停擺,但蔡英文上臺執政以後,遲遲處理不好“九二共識”問題,導致兩岸官方互動停頓,兩岸民間互動也受到影響,中間選民感到疑慮,進而開始轉向否定蔡當局。
事實上,根據TVBS的民調,已經有高達43﹪的民眾對蔡當局的兩岸政策不滿,只有36﹪的人表示滿意,這顯然高於藍營支援者人口比例。而在國民黨的調查中,也有3成民眾認為兩岸關係變得緊張。隨著兩岸緊張對立的氛圍不斷加強,越來越多民眾意識到兩岸關係向壞發展的趨勢,根據最新的民調,主張“急統”和“緩獨”的比例分別達到7﹪和16﹪,均是近年來的最高值。主張永遠維持現狀和“急獨”的比例則降為47﹪和15﹪,都是近年來的最低值。
這一趨勢反映了民眾的務實心理,越來越多人意識到蔡當局執政後的兩岸緊張情勢,開始認真看待兩岸統一問題。
有意思的是,在臺灣指標民調所做的調查中,南部泛綠鐵票區對蔡當局的滿意度,呈現出更大幅度的變動。大選時民進黨支援度超過6成,現在高屏地區不滿蔡英文的比例高達33﹪,雲嘉南地區高達39﹪。從這個角度看,不僅是中間選民對蔡當局不滿,連綠營支援者也有人表示失望。這些人之所以不滿,顯然與自己既有的經濟利益受到損失有關,過去兩岸關係良好,大陸對臺有大量的農產品採購和契作,現在相關優惠措施大幅減少,當地農漁民可謂十分有感。
蔡英文多次強調維持現狀的決心,本希望拉攏中間選民,希望擴大支援者的基礎,讓廣大中間乃至淺藍選民能夠成為自己的支援者。中間選民的背離現象是蔡當局的警訊,她必須認真為“九二共識”解套。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