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蔡英文也讓蔡英文失望

2016年10月13日 10:2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13日發表評論說,熟悉臺海事務的專家曾經希望蔡英文的“雙十”談話能提出“更清晰的主張”,可惜失望了。談話發表後,大陸方面認為她空談依舊,失望了;深綠人士嫌她談話的口味不夠重,失望了;藍營人士認為她的談話不能團結內部,失望了。蔡英文在談話中寄望大陸按照她的想法行事,毫無疑問,她也註定要失望。

  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專家寄望的“更清晰的主張”,當然不是更明確的“臺獨”主張,因為那只會升高對立,而是更明確的兩岸架構鋪陳,使兩岸能夠因此重啟對話。然而套用蔡英文所說的“我們的立場仍然一致而且堅定”,她的講話沒有任何新的內容,也就無從為兩岸對話注入任何新的活水。

  蔡說“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這是她的單方面期待,然而她的路線要如何使兩岸“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蔡英文口口聲聲的“這個國家”,在她的領導下,是要使兩岸漸行漸遠,是要拉攏美日以淡出中華。蔡說“新當局跟美國、日本,以及歐洲等民主國家的關係,在520之後,都有實質的成長。”這適足說明她與對岸的關係愈來愈糟。馬當局的“親美,友日,和中”,在蔡當局變成了“親美,擁日,敵中”,這如何能不使兩岸走回對抗的老路?

  蔡說要“積極地走向世界”,“即使參與國際組織的路不好走,但我們還是會堅定地走下去。”然而她沒有誠實地告訴臺灣民眾,不好走,關鍵在兩岸關係。她似也從未告訴她的支援者,如果不是兩岸間的妥協,臺灣連運動員都無法“積極地走向世界”,遑論其他領域。

  說到歷史,蔡英文在演說中提起“這個國家”時,她不提光榮的傳統,不提共同的驕傲,而是第一分鐘就說,“曾經走過威權統治、走過族群對立、也曾經走過國家認同的尖銳對立。”這種切割,這種選擇性的記憶,令人不禁要問要如何促進團結?又如何證明蔡英文接下來說的“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這個‘國家’的所有人,可以一起好好坐下來思考……”?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