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工商時報》26日社論指出,為了降低對大陸經貿的高度依賴,臺當局力推新南向政策,作為驅動臺灣下一波經濟成長的引擎。但少了大陸這個板塊,東盟市場可以取而代之?值得我們審慎評析。
首先,推動新南向政策的主因在於蔡當局認為臺灣對大陸經貿的過度依賴,但這個論述並不完全正確。因為,臺灣對大陸、香港、澳門出口雖然佔了臺灣總出口的40%,但分析其背後的組成內容,中間財、零組件佔70%,它們是臺灣出口至大陸,加工後再輸出至歐美各地,最終市場並不在大陸。因此,最終產品對大陸市場的依賴只有12%(=40%*30%),意味著臺灣在製造上過度依賴大陸為代工基地,但最終品、服務業對大陸的依賴程度仍然不高。
其次,臺灣的製造業能否以東盟各國為代工基地,甚至發展品牌、通路,提高附加價值?初步判斷機會不大。因為臺灣在東盟國家的製造業佈局已久,在越南、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仍為該國的前十大投資國,尤其在紡織成衣、汽車零組件、石化、ICT等產業上的投資金額均不小。在龐大投資的加持下,臺灣的製造業能否以東盟為市場發展自己的通路品牌?如以手機、家電等主流產品而言,臺灣缺乏基礎IP(智財權),對消費者了解亦不足,品牌行銷亦需大量資金,乃至政府的支援,恐怕不容易。另一方面,臺灣是否可以複製過去在大陸以投資帶動貿易的模式?理論上也有困難,因為不管《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甚至《東盟自由貿易協定》(AFTA)都有嚴格的原產地規定,未來以投資帶動貿易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因此,在製造業上以東盟替代大陸,追求另一波大幅成長契機,有其局限。
在服務業上,東盟十國有6億多人口,中產階級人數亦急遽增加,而且文獻也指出2050年時,以購買力平價估算,新興亞洲(不含日本的中國大陸、東盟、印度等地)將佔全球一半的GDP,代表東盟國家的龐大潛力。但服務業涉及在地化、對文化、宗教、消費者行為的了解,以及通路的布建。以日本為例,日本透過國家力量,以酷日本(Cool Japan)計畫,篩選日本優良的動漫、文創、食衣住行廠商在東盟國家各主要城市設立展場,有效地將日本次文化深入印尼、越南各地,此一佈局需要長時間的投入及政府背後的交涉、支援。另外,服務業涉及市場準入(market entry),也需要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加持,這些都是臺灣欲利用東盟市場發展服務業,在短期內不易一蹴即成的原因。
根據上述分析,欲利用東盟國家在製造業上發展品牌、通路,在主流產品並不容易,而服務業的佈局短期內也不容易奏效。因此,大陸市場的版圖不應輕易放棄,否則,臺灣經濟在未來3至5年會陷入經濟停滯的困境。在服務業上,大陸有3億人口,1億人口的城鎮化商機,而前述文獻亦指出大陸和東盟、印度鼎足而立,都是未來極具潛力的市場,尤其善用上述市場,擴大臺灣服務業的規模,創造高階人力的需求,才能突破年輕人低薪的困境。因此,大陸和東盟應是並行不悖的市場,切記不可以意識型態放棄大陸市場,放棄短期利益而追求長期卻不確定的效益是不切實際的。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