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不應對日益惡化的兩岸關係無動於衷

2017年01月03日 14:1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在2016年12月31日發表評論說,在即將送走2016年最後一天之際,臺灣的未來卻充滿不確定性,尤其兩岸關係的僵局及蔡英文當局府的“臺獨”意識,更讓民眾倍感焦慮,深怕執迷不悟的蔡當局最終選擇與中共當局正面衝撞,傷害臺灣及人民利益。

  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臺灣方面陸委會主委張小月在答覆“立委”質詢時坦言,她對明年的兩岸關係不表樂觀。針對兩岸學者近期的新共識話題,張主委也強調,兩岸若要達成新共識,“必須回歸‘中華民國憲法’。”

  長期在臺灣“外交”系統服務的張小月主委,有外交官的謹慎特質,那就是任何發言都有所本,完全不同於蠻橫無理、耍嘴皮卻不知悔改的臺灣駐德國代表謝志偉。此外,作為蔡英文當局首任主管兩岸事務的政務官,張小月必然了解自身的職責,她關於兩岸發展的任何談話,都將成為民眾評價蔡當局兩岸政策成敗的依據。

  相較于蔡英文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張小月的坦誠讓人民憂心臺海穩定能否持續,也不禁為張主委捏把冷汗,搞不好她將成為蔡英文向“獨”派交心的犧牲品。尤其看到中共近日在臺灣附近的頻繁軍事活動,不免懷疑民進黨當局是否已準備好應變措施了。

  事實上,張小月的談話,戳破蔡英文半年多來的“國王新衣”;換言之,蔡英文再三保證的維持兩岸現狀承諾,早已被民進黨當局自己破壞殆盡。

  首先,蔡英文宣稱將依“中華民國憲法”及相關法律處理兩岸關係,卻至今仍不敢公開定位兩岸關係之性質,豈不荒謬至極?蔡當局再三期盼中共釋出更多善意,自己卻從未主動提出任何有助於消弭民進黨與中共之間歧見的建議。更重要的是,蔡當局消極應對中共的各項對臺政策,就等於拱手將建立兩岸互動的主導權讓給對方。環顧世界任一雙邊關係,從未見過如此顢頇無能、連與敵人交手都不敢的執政黨。

  蔡當局光是保持低調仍不足以在兩岸互動取得先機。相反的,在不願承接馬英九當局的“九二共識”之後,蔡當局應積極提出能與中共建立互動的新兩岸共識,進而降低臺灣在臺海及國際場合面臨的風險。

  張小月就表示,陸委會一直在研擬相關方案,希望能儘快提出兩岸的新共識。不過在此提醒陸委會,千萬不要為了一直要求中共尊重兩岸差異性,卻忽略兩岸的共同點。民進黨向來以“見樹不見林”的方式看待兩岸關係,才會造成“在野說一套、執政做一套”的“發夾彎”窘境,這是民進黨咎由自取的結果。

  其次,民進黨仍未從過去的執政經歷得到教訓,仍以群眾運動方式執政,誤以為主打民主自由價值就能在國際社會通行無阻,卻得到適得其反的結果。

  殊不知,以實力論英雄的國際政治,實力才是主宰權力平衡的關鍵,再多的民意操作都是其次。“對外”關係絕不能以民粹方式處理,民進黨回應聖多美普林西比的“斷交”就是最惡劣的例子。

  雖然蔡當局不願公開承認失敗,但綠營人士以酸葡萄心理回應“斷交”事件,認為“小朋友或黑朋友都是累贅。”如此發言不但有歧視之嫌,更凸顯民進黨長年來,不願培養國際觀的悲哀。

  試想,臺灣過去亦曾接受他國的援助,現在有能力去幫助其他落後地區,不正是展現實力、貢獻國際社會的最好時機嗎?怎可用鄙視的字眼嘲笑!再者,還有曾居綠營高位者,竟然說出“與‘中華民國’斷交,就是擴大‘臺灣國’的國際空間”的話,根本就是毫無國際政治觀念的井底之蛙。

  臺灣民眾應有所警惕,再多的實質“對外”關係,都無法取代正常的“邦交”關係。除非臺灣民眾已有為“臺獨”打仗的決心,否則經不起失去任何“邦交國”的衝擊。

  蔡英文及其團隊不該繼續裝睡了,應嚴肅思考臺灣未來前途,儘速與對岸建立有效維持兩岸和平發展的新共識。

  時不我予,蔡當局不該以愚民手法,繼續洗腦善良臺灣民眾,卻甘願放棄能扭轉兩岸軍力失衡的政治契機。上任已半年多的蔡英文,應已對“兩岸關係重於一切”有深刻體會,該是有所行動的時候了。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