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切香腸能成“臺獨”的終極戰略?

2017年03月13日 09:3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11日發表社評說:兩岸在近10個月零接觸後,拒不接受“九二共識”的蔡當局言必稱“維持現狀”,卻一邊持續推“去中國化”,“去蔣”之外還加碼“去孔”。面對大陸高調反“獨”,切香腸式的“臺獨”能是臺灣“獨立建國”的終極戰略?

  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11月11日于紀念孫中山誕辰150週年大會講話,連續用六個任何強調: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日前提到,“臺獨”之路走到盡頭就是統一。

  蔡當局日前以匿名方式對“臺獨”之路走到盡頭就是統一的說法提出強烈回應,表達不滿的背後是看到了兩岸關係險峻的嚴重性。反應在施政上,蔡當局現在遇到會觸及升高“臺獨”衝突紅線的政策與法律都更加謹慎。例如中華文化總會9日完成改選,蔡英文當上會長,秘書長林錦昌就公開表示不會改名。

  綠執政的調子並沒有改變,一路的“去中國化”,加強臺灣民眾分離主義思維、敵我意思。這是從陳水扁執政時代延續至今的切香腸做法。最近的“去蔣”、管制退休將領赴大陸、訂定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保防法,乃至於討論將臺語改為“國語”都是一系列的動作。在大陸升高反“獨”時,民進黨當局的動作也更大、更急。

  從2000年民進黨首度執政,陳水扁當局就開始改教科書、公營事業正名,一步步做,中間隔了8年,陳水扁沒完成的蔡英文繼續做。蔡英文上任後,民進黨完全執政,國際形勢也有不同,速度加快。日本駐臺的交流協會今年元旦已改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臺灣駐日的亞東關係協會也預計年內改名為臺灣日本關係協會。陳水扁當局啟動的“正名”運動,花了10多年,從公營事業進展到外國駐臺機構和臺灣“駐外機構”。有日本成功案例,“獨”派團體最近加大力度要求蔡當局進行外館改名。

 

 

  綠營正以這種漸進的方式來“去中國化”,讓臺灣獨立於中國大陸之外。臺灣建國黨主席黃國華接受媒體訪問就呈現了這種思維,他認為“臺灣獨立建國”估計還需要20年,就可以走到終點。所謂20年是指政黨輪替四遍至五遍。如果以陳水扁當局到現在的16、17年來看,臺灣人的中國意識、本土意識前後出現了驚人的消長,“加工獨”融合了“天然獨”,對年輕一代產生很大影響。以目前國民黨的孱弱,民進黨推動政策的效率,如果沒有外力壓制,綠營過去17年完成的“去中國化”工程,現在或只要1、2年就可數倍。

  民進黨是以積沙成塔的方式來推動分離意識,從陳水扁當局到現在,每次小小個案往前推,頭過身就過。隨著蔡當局動作加大,大陸現在也升高收緊的動作,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日前在陸全國政協會議開幕的工作報告中即指出,大陸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

  對於最近的情勢,臺灣出現兩派意見。藍營學者、政治人物普遍憂心忡忡,擔心在兩岸缺乏溝通管道之下,蔡當局一路衝會很危險。曾任馬當局“國安會”秘書長的蘇起就說,即使古時候兩邊在打仗時,都有使節會來往。資深兩岸學者趙春山也呼籲蔡一定要溝通。民進黨人則認為只要不踩“修憲改號換旗”等紅線,守著“中華民國”這塊招牌就沒事,對美日護臺顯得很有信心。

  如今兩岸情勢已大不同,切香腸式的“臺獨”會能成為“臺獨建國”的終極戰略?這是不切實際的樂觀!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