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福山論民粹 臺當局成“典型兒”

2017年04月17日 10:2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政治學者弗朗西斯·福山應臺灣長風文教基金會邀請來臺,分享他對右翼民粹風潮及自由主義國際秩序衰落的看法。臺灣《中國時報》17日發表社論指出,福山對民粹主義的觀察,套用在臺灣也極為相似。蔡英文上臺後,為了集中權力、削減制衡力量,對言論自由的控制,措施層出不窮。我們都可以發現,臺灣“民主法治”的基礎正在動搖,更重要的是,全體臺灣民眾也將受到不可逆的傷害。

  評論摘編如下:

  政治學者弗朗西斯·福山應臺灣長風文教基金會邀請來臺,分享他對右翼民粹風潮及自由主義國際秩序衰落的看法。福山曾撰寫《歷史的終結及最後之人》一書,認為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可能是人類社會演化的終點。但近年西方國家歷經右翼民粹風潮衝擊,福山修正了他的部分看法,包括對大陸體制效能的若干肯定。福山的修正與改變,值得民粹當道、同時把民主奉為不可挑戰最高信念的臺灣好好思量。

  民粹可能會有一個或多個特性的綜合,但重點則是“民粹主義的政治人物利用他們在民主上的合法性來破壞法治、媒體自由及央行的獨立等民主體制,讓未來的選舉無法在真正公平的情況下進行。”注意到了嗎?這幾乎就是臺灣目前的寫照。

  民主政治,原本是希望借由政黨之間互相的競爭,行政、立法、司法三權的制衡和輿論的監督,使政府權力有規範、行政有效能。其根柢是自由選舉,選舉能夠“選賢”則有賴於健全的輿論環境,當選者施政的效能來自人民的授權,努力施政的誘因則在下一次選舉勝選的壓力。但是這樣的一個政治機制,在民粹主義氛圍下,逐漸出現失靈現象。福山點出的現象,在蔡英文上臺後,都可以找到影子。福山對民粹主義的觀察,套用在臺灣也極為相似。臺灣地區新領導人上臺後,為了集中權力、削減制衡力量,對於“法治”的破壞、言論自由的控制,措施層出不窮。

  這些措施包括:被提名“監察委員”的陳師孟,表示要用監察權“掃除司法敗類”,彈劾審判結果與其立場不同的法官,這已是赤裸裸地干涉“司法”,讓民進黨成為法官心中的“小警總”;“不當黨產處理條例”不僅在程式上未審先判,也讓“執政黨”可以管控在野黨的財務流向。這種“在野黨用錢要經過執政黨審核”的荒謬,嚴重破壞政黨競爭的公平性;臺當局“行政院”院會日前通過的“財團法人法”草案,把手伸進民間的財團法人,形同強奪民產;而其推出的“前瞻基礎建設計劃”,以縣市首長的黨派作為分配資源的依據,拿當局預算作“執政黨”競選時捆綁資源之用。凡此種種,我們都可以發現,臺灣“民主法治”的基礎正在動搖。

  然而,在民粹的旋風中上臺,也會在民粹的旋風中下臺。民進黨當局當知,“民主”運作所依賴的雙翼:選票及制度,缺一不可,擁抱選票卻破壞制度的“民主”不是“民主”,不可能長久。

  這一點可以從蔡英文呈現“自由落體”的民調下挫趨勢得到驗證。而且,當制度受到根本性的破壞時,受傷的不只是現在的在野黨,也包括終有一天會回到在野的蔡英文和民進黨;更重要的是,全體臺灣民眾也將受到不可逆的傷害,而臺灣過去引以為傲的“民主經驗”,也可能成為笑柄。

  從福山演講中透露出來的這個警訊,臺灣民眾與蔡英文不能裝作聽不見。

[責任編輯:王鑫]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