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銅像“斬首”仇恨對峙 民進黨行政濫權難服眾

2017年04月24日 09:3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型正義”是蔡英文執政後反覆宣示的價值,一年來,許多重大決策都是據此推動。但落到現實中,人們卻不斷看到正義“出軌”的現象:有官員執行任務卻踐踏法制,有民眾高舉正義之旗而仇恨他人,有更多人則跌落在臺當局劃定的“正義圈”之外而備感失落與無助。最近,社會出現一波“砍銅像”的相互報復行動,即說明“轉型正義”未能定止紛爭,反而帶來更多不安。

  臺灣《聯合報》24日社論指出:主要癥結就在民進黨當局所定義的“正義”,完全是以自身利益為圓心所圈劃出來的視野。亦即,在自身利益範圍以內,民進黨才認為有“正義”問題需要處理;在此半徑之外的事,它便毫無興趣過問。也因此,這種模式投射出來的轉型正義,只能稱為“自轉型”正義,是以民進黨史觀及利益為核心的轉型正義,而不是以臺灣發展和全臺人民利益為考量的“公轉型”正義。自轉與公轉之別,就在於無法分享的利益和價值觀。

  簡言之,蔡當局在處理臺灣民主轉型過程中的一些歷史余緒時,是把民進黨的價值和需要放在優先,而不是將社會的利益與共識放在優先。因此,對正義議題便出現了“選擇性的關注”,對促進正義的方式也就有了不符法規的粗暴作法。所謂議題的“選擇性關注”,例如德國當年推動轉型正義,更強調的是政治真相及受害者名譽的恢復和補償;但民進黨更關注的卻是“討黨產”及追殺政敵,對於一般受害民眾的權益卻不甚在乎。所謂手段上的粗暴,例如“黨產條例”“立法”粗糙並過度授權,“黨產會”的組成缺乏正當性和代表性。這些,都演成“用不正義追討正義”的矛盾。

  這種“自轉型正義”的心態,從最近“前瞻基礎建設計劃”的大餅分配,更是一目了然。對於民進黨執政縣市,蔡當局出手闊綽,幾乎有求必應;對於非民進黨執政縣市,則冷眼以對,饗以閉門羹。這樣的冷熱對照,令人質疑:蔡英文難道只想治理“半個臺灣”,為何要採取這樣的差別待遇?而臺當局竟以縣市長的政黨背景來決定其市民的待遇,這種施政邏輯又體現了什麼正義?

  最近,各地出現蔣中正銅像及八田與一銅像遭到輪流“斬首”,就是蔡當局推動轉型正義失敗的明顯例證。民進黨一上臺,即著手修改課綱,為其不同的史觀宣示開出第一槍。今年二二八紀念,主政者又以轉型正義為名主動挑起反蔣情緒,導致“獨”派四處向蔣中正銅像下手,也因此,才有八田與一被斷頭的“還以顏色”。這樣的仇恨對峙,其實還在持續延燒。臺當局的態度,則是對一方縱容,對另一方起訴,完全從政黨的立場思考。所謂正義,如果只是為服務特定對象、滿足特定利益,如何稱其為正義?又如何讓民眾心服?

  民進黨的正義其實患了“狹心症”。從轉型正義的精神看,國民黨若有霸佔公共財產行為,當然應嚴予追討;但是,把國民黨和東德共產黨視為同類,卻是比喻不倫不類。進一步而言,以轉型正義為由完全否定蔣中正時期的治理,卻不斷大力肯定日本的殖民政績,則更是嚴重顛倒歷史的黑白。再說,在政治運作的軌道上,若主政者把所有資源攬為己有,只分配給其同黨,只照顧特定顏色的民眾,這樣被“分級統治”如何能和平發展?

  當轉型正義的口號被喊得震天價響,民間卻出現銅像“斬首”的競賽,街頭的陳抗活動越來越多,民進黨必須注意它的正義究竟是為誰而轉?正義不應是行政濫權的藉口,不是逾越法治的巧門,不是挑起仇恨的話術,更不應變成政治鬥爭的工具。那麼,請民進黨把圍繞本黨利益而轉的正義,移到以臺灣為中心的位置吧!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