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文化發展不能沒有市場,臺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危害延伸到文創產業。如果民進黨繼續抱持鴕鳥心態,不承認“九二共識”,無法接軌大陸市場與資源來壯大臺灣,所謂臺灣文化的蓬勃願景就註定落空。
評論摘編如下:
蔡英文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受害已從旅遊業、農產品延燒到文創產業,貿協在大陸各城市舉辦“臺灣名品展”,今年場次大幅縮水,本月11日開幕的深圳文博會,臺灣館不再成為重點推介對象,參展廠商減少,知名品牌紛紛缺席,對臺灣文化產品及文創業影響很大。
這對高喊振興臺灣文化的民進黨而言,顯得相當諷刺。眾所皆知,文化發展不能沒有市場,譬如藝術是文化的主要子系統,最能說明文化價值何在。藝術號稱有提升性靈等象徵價值,但每種藝術都是一門生意與行業。當代把文化視同資本,但文化資本無法估價,必須進入市場,才能實踐並累積價值。
換句話說,臺灣文化需要市場才能茁壯成長,在全球化局勢中,文化產品也會面對通貨膨脹、外來產品挑戰等經濟法則,所以必須拓展海外市場。然而,臺灣文化產品賣到歐美、東南亞,不但會因文化差異導致“文化折扣”,也很難跟歐美同類產品較勁。唯有大陸對臺灣文化產品接受度最高,加上市場龐大,成為唯一最好選擇。
少了大陸市場全面支撐,臺灣文化的前景堪慮,一向自豪的流行音樂現在就面臨這樣的危機。
早年臺灣流行樂如鄧麗君、校園民歌等,通過廣播進入對岸,風靡大陸,庶民對臺灣產生極大好感。兩岸開放交流後,臺灣流行樂立刻席捲大陸,從李宗盛、陳淑樺到近年周傑倫、張惠妹,大陸音樂排行榜幾乎被臺灣作品囊括。那英、王菲等大陸明星絡繹來臺取經併發行專輯,彷彿經過臺灣洗禮,就獲得品質保證。
這段期間,臺灣原本可借大陸市場能量,把寶島打造成華人流行音樂創作展演中心。沒想到李登輝喊出特殊“兩國論”,採取“戒急用忍”,兩岸關係一路冰凍到陳水扁時代,導致臺灣產業難以深耕在大陸同文同種的利基。泛綠以為延緩專業知識與技術外移對岸,就能維持臺灣相對優勢。但大陸可無視臺灣並直接跟外國合作,包括電影、動漫到遊戲,案例不勝枚舉,臺灣有多少可拿翹之處?
日前流行樂名製作人姚鳳崗在文化大學演講時,抨擊臺當局不但對文創缺乏整體戰略,“戒急用忍”更導致文創業者喪失大陸先機。平心而論,早年臺灣流行樂多元豐富程度確實優於大陸,改革開放後,經貿與文化加速發展,流行音樂藝術門坎不高,很容易迎頭趕上。
喪失先機的臺灣如今只能眼巴巴看著湖南衛視製作出《我是歌手》等一系列熱門節目且聲勢不墜至今,而臺灣《星光大道》已黯淡沉寂。打開網易雲音樂APP等熱歌榜,名列前茅的薛之謙《曖昧》、李玉剛《剛好遇見你》、趙雷《成都》,全是大陸原創陣容,日前《小蘋果》還“反攻”臺灣;反觀臺灣陳綺貞《我喜歡上你時的內心活動》由大陸作家韓寒作詞,香港陳光榮作曲;五月天則搭著港片《志明與春嬌》便車上榜。
大陸流行樂已成氣候,不再需要臺灣鍍金。臺灣歌手、詞曲創作者紛紛到大陸淘金,創意與展演能量分散西進,嚴重時就像臺灣劇場大家賴聲川,完全可在大陸落地生根,把臺灣撇在一旁。流行音樂一葉知秋,其他文化藝術亦然,這種情況下,民進黨還侈言什麼“臺灣文化主體性”?
如今大陸更積極延攬臺灣人才,包括開放12省市事業單位供臺灣民眾就業試點;上海花博園區設立臺灣文創合作專區;臺灣律師可在福建、廣東等5省市開設事務所代表處,協助臺商處理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法律案件,對臺灣文化工作者構成更大吸引力。
如果民進黨繼續抱持鴕鳥心態,不承認“九二共識”,無法接軌大陸市場與資源來壯大臺灣,所謂臺灣文化的蓬勃願景就註定落空。蔡英文當局如今落得進退維谷,但解鈴還須繫鈴人,否則歷史終究會清楚分辨是非功過。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