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行政院長”林全接受媒體訪問,終於正視供電不足的現實,也了解其能源政策的目標難達成。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文章指出,整體來看,綠營的能源政策其實需要全面“發夾彎”。唯有根據現況,拿掉反核“神主牌”,務實檢討修正能源政策,才能讓臺灣免於在缺電限電或增加污染與碳排放量的災難中二選一。
社論摘編如下:
臺當局“行政院長”林全接受媒體訪問,在談到供電問題時,釋出兩個重要訊息:一是承認“2025年‘非核家園’是高難度挑戰”;另一是說如果供電確實不夠,要把核二廠2號機當作供電的“最後手段”。蔡當局終於正視供電不足的現實,也了解其能源政策的目標難達成。我們歡迎臺當局務實調整錯誤的政策,但也要坦率指出,綠營的能源政策其實已近破產,林全還需要做更全面、更有彈性的備案,確保電力供應無虞、價格穩定,而且對環境的傷害最小。
林全在受訪中表示,要達成2025年“非核家園”的目標,讓天然氣發電比例提高到50%、再生能源提高到20%,“都是高難度挑戰,但是也絕非無法企及。”雖仍自信,但承認是“高難度挑戰”,較諸當初信誓旦旦說可完成此目標,蔡當局已懂得為政“務實”的重要。
電力危機的實情,比林全的理解更嚴峻萬倍。蔡當局1年多來全力推動綠電,特別是離岸風電,雖然吸引不少島外業者來臺探路,但面對嚴峻的生態傷害(白海豚、候鳥問題)、對環保的衝擊、與輪船航道重疊問題、漁業補償問題等都遲遲無法解決,加上行政流程冗長,業者抱怨要經過近20次審查會、需要近4年時間才能通過,業者風險大增,已有來臺探路的歐洲業者打退堂鼓,後續還有施工難度問題要克服,依照國際專業能源團隊的預估,2025年綠電比例只能增加到不到10%,目標值的一半都不到。至於天然氣發電要增加到50%,其最重要的前提是完成新的天然氣接收站,但此計劃同樣陷入環保與地方反對抗爭中,坦白說,完成時間完全無法掌握。
對目前的供電情況,林全說“如果真的發生可預期的電力缺口,屆時我就會報告臺灣‘立法院’,將它當作電力供給的最後手段了。”也就是說供電不足時,蔡當局要考慮啟用停機狀態的核二廠2號機。這本應是政治家正確務實的擔當,亦可解供電的迫切危機;但林全似乎不了解,核電機組重新啟動到滿載發電需要2到4天,核電應該用來當基載電力,而非備援電力;天然氣啟動升載快、發電成本高,更適合備援之用。
正確作法應是讓停機的核電機組加入發電,天然氣機組則降載備援,才能讓電力系統留有應變余裕,才能避免再度發生意外釀成大範圍輪流停電,民眾憤怒的事件。
既然為了讓供電充裕,蔡當局能啟動核二機組,接下來要面對的問題就是:核一尚未到除役年限卻停機的機組,為何不能也加入發電?再來更要面對30、40年的核電機組能用,為何新建完成、技術更新、安全更高的核四不能用?綠營過去寧可冒限電風險亦不願重啟核電,其實就是怕要面對這一連串的質疑;但在815大停電之後,蔡當局終究要面對這個問題。
整體來看,綠營的能源政策其實需要全面“發夾彎”:保證穩定供電的支票已經跳票,不漲電價的支票也很危險,現在靠的是逼迫臺電儘量吞下成本、降低獲利,甚至可能必須吞下虧損,但未來成本高的天然氣與綠電比重增加後,電價終究非漲不可,林全在受訪時要強調“臺灣電價很低”,其實已讓人有“預留伏筆”的聯想。推動中的綠電與天然氣電廠,顯然進度不可能如預期,未來用電又會持續正成長,電力缺口必然擴大,蔡當局是該務實考慮以核電補足電力缺口的必要。
林全說當局已興建數個新電廠,可補電力不足;但這些電廠不論是燃煤或天然氣,都是排放與污染高的火力發電。未來即使新電廠順利完成發電,全臺排放與污染必然增加。由此又引發另一個更根本的問題:臺灣到底該以廢核或減碳優先?事實上島外環保團體幾乎無一例外,都把減碳列為優先,廢核則是次要目標;瑞典曾通過廢核,現已放棄廢核,決定維持40%核電、40%水力發電的結構,併發展其他綠電、盡力減少火電使用,原因就是減碳優先。
蔡當局與島內環保團體是否該就此議題好好討論一番?如果決定廢核,全臺(特別是中南部)就必須有承受更嚴重的碳排放與污染的心理準備。既要廢核又要減碳降污染,尚無已商業運轉的技術可以做到。官員與反核人士提出許多尚在發展中、甚至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的新技術,只能作為政策願景,卻不能作為實際政策。唯有根據現況,拿掉反核神主牌,務實檢討修正能源政策,才能讓臺灣免於在缺電限電或增加污染與碳排放量的災難中二選一。
[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