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防臺灣政策未變 美國只是暫時凍結對臺軍售

時間:2008-07-21 10:05   來源:台灣網

  美國國務院東亞局官員近日在回答臺灣“中央社”詢問時指出,美國政府穩固執行《與臺灣關係法》,出售必要的武器裝備給臺灣維持足夠的防衛力量,這項政策沒有改變。而臺灣軍售案正在內部審議,國務院不評論審議中的個案。

  《新華澳報》刊載署名文章指出,看來,有關美國對臺軍售的話題,不管太平洋美軍司令基廷上將說過些什麼,也不管美國政壇及媒體發表過什麼樣的評論和預測,美國國務院東亞局官員的這番話,才是正式及權威的。儘管並不“清晰”、“堅定”,但總的方向是明朗了:按照《與臺灣關係法》的規定,美國仍將繼續出售必要的防禦性武器給臺灣。但目前正在內部審議中的軍售個案,仍未到正式宣佈的時候。

  這就使人想起了較早前臺灣政壇上的一項傳說:還在馬英九尚未正式就職之時,由於國際油價急升及國際股票市場一片低沉,更由於陳水扁掌權八年,給馬英九撂下了一個經濟爛攤子,馬英九已預知他上任後,臺灣經濟不但不可能會“馬上好”,相反還可能要過一段“苦日子”(只不過是尚未能準確地預測到後來的情況更糟糕)。為了“衝喜”,臺灣必須加快與大陸進行兩會會談的腳步,爭取大陸提供更多的惠臺措施,幫助馬政權渡過難關。在“有求”于大陸之下,馬政權希望能將軍售問題暫時擱一下,避免刺激北京。這也就是前一段時間所謂“國安會”秘書長蘇起與美方聯絡“暫停軍售”傳言的政治背景所在。

  文章指出,馬英九這樣做,是需要冒一定的政治風險的,如果弄得不好,可能會連自己的政治誠信也給陪上。實際上,馬英九早在籌劃參選“總統”期間的那次美國之行,為了尋求美國的支援,面對國親兩黨反對“軍購預算案”的窘境,對美方作出了當選後必會恢復正常購武的承諾。這也正是他在擔任國民黨主席時,不顧部分國民黨“立委”的感受和反對,仍力主不要抵制“軍購案預算”的重要原因。如今,為了要在海峽兩會會談中取得更多的效益成果,而希望能暫時凍結軍購,弄得不好,會被美方視為“有違誠信”,甚至是惹毛一票軍火商,從而利用自己的政治影響力,導致國會及政府作出不利臺灣及馬英九的決策,至少是在他外訪過境美國時,享受不到最基本的“體面,舒適,尊嚴,便利”待遇。

  也該是註定馬英九“命好”,美國此時也出於自己的戰略考慮——其一是必須優先處理朝鮮和伊朗的問題,倘此時宣佈對臺售武,可能將得不到大陸支援;其二是北京奧運即將開幕,華府也不想在此時宣佈對臺售武而引發尷尬氣氛。於是,也就樂得個順水推舟,順應了臺灣的“暫時凍結軍售”的要求。

  當然,也有人對這個“暫時凍結”的決定,從自己的政治立場和價值觀,進行了擴延理解和闡釋。其中最典型的,是太平洋美軍司令基廷上將大前日所說的“布希總統已以兩岸關係緩和,而決定暫停進行對臺灣的軍售”。他還特地強調,馬英九當選後,兩岸已經不可能發生軍事衝突,而美國盡其所能化解臺海緊張的政策已經奏效,未來短時間甚至長期都不可能受到挑戰,因而臺灣不必急於購買先進武器。

  也就是說,目前的臺海局勢,最為接近美國的臺海政策:“一個中國,維持現狀;大陸不武,臺灣不獨”。基此,臺灣發生武裝衝突的可能性,已經大為下降。美方研判,臺灣這個原先的“火藥庫”,“藥量”已經大為減少。更重要的是,臺灣再次“政黨輪替”後,來自臺灣方面的挑戰美國對臺海政策的危險性,已經基本解除。相對地,美國對“大陸不武”的期望值也就將得到落實。在此情況下,向臺灣出售武器,已不是當務之急。

  鋻於臺灣永遠是牽制中國大陸的一枚棋子的戰略佈局需要,也由於布希任期即將結束,新當選的總統在“協防臺灣”方面的政策仍是未定之數,故目前“凍結軍售”狀態,只能是暫時的。這就如美國國務院東亞局官員所說的那樣,“出售必要武器裝備給臺灣維持足夠的防衛力量,這項政策沒有改變”。文章認為,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今後美國的對臺軍售,可能會回到“八?一七公報”的原點,“向臺灣出售武器在性能和數量上將不超過中美建交後近幾年的供應的水準”,並“準備逐步減少它對臺武器出售,並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後的解決”。

編輯:張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