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軍事瞭望

連續十場軍演釋放出什麼信號

2014年07月25日 12:45: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經習主席、中央軍委批准,7月∼9月,總參將陸續組織10場代號為“火力-2014”的系列陸軍兵種部隊跨區演習。按照計劃,此系列演習以“遠端投送、綜合演練、檢討評估、實彈戰術演習、總結撤離”5個步驟進行,涉及7個軍區、空軍、4所院校和多個基地靶場。從這個系列演習以及正在進行的“跨越-2014朱日和”系列演習中,可以觀察出我軍目前實戰化訓練的不少新氣象。

  首先就是實戰氣息濃。按照《加強軍事訓練作風建設的十六條措施》和導演部規定,“火力-2014”系列演習不設底案、不搞預演、不念稿子、不插旗子、不標示山頭和目標,不預先勘察地形和射擊陣地、不組織情況外試射。而在已經進行過半的“跨越-2014朱日和”系列演習中,也有內容相似的明確規定,即不隨意調換兵力裝備和重復使用戰損兵力,不提前進入演習場地偵察勘察,不改變實兵交戰系統性能,不設預案、不念臺詞、不插彩旗、不埋炸點和不標示靶標。

  這些“禁令”表明,演習組織者從一開始就力求將演習中“演戲”的成分擠掉,以真實的戰場環境檢驗部隊真實的戰鬥力。

  在演習的過程中,“實戰化”特點更為突出,所有參演部隊從駐地出發那一刻就等於進入了不可預測的戰爭狀態,基本上是“走一路、防一路”,要千方百計應對導演部依據實戰可能設置的各種情況。而當部隊克服重重困難抵達演習地域時,等待他們的則是專業程度高、佔有天時地利的藍軍對手。

  其次是基地的作用明顯。演習訓練的“基地化”背後所隱含的真正意義是演習組織的專業性和評判的科學性。在“跨越-2014朱日和”系列演習中,我軍第一支專業化的藍軍依託朱日和訓練基地的既有條件,與來自各個軍區的演習部隊輪番交手。最為重要的是,他們在演習整個過程中都是在以藍軍的思維組織指揮和以藍軍的方式進行戰鬥,從而避免了過去我軍演習中雙方都以相同的模式作戰,表面是在對抗,實質是“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尷尬局面。

  在演習中,導演部採用的是比以前評判標準更精細、更科學的千分制演習評估系統,將整個演習區分為機動投送、戰場機動、實兵對抗、綜合檢驗4個階段,通過65個要素、1062個評估點,按照戰場感知、指揮控制、機動突擊、整體打擊、全維防護、綜合保障等6種能力,對參演部隊的整體戰鬥力進行精確的量化評估。

  出現這些新氣象的根本,在於我軍組織實戰化訓練有了新觀念。一是“輸贏觀”的捨棄。與過去演習各個部隊比表現不同,“跨越-2014朱日和”系列演習首先確立的就是“重檢驗不重評比、重實效不重形式、重檢討不重輸贏”的指導思想。

  這使得參演部隊從指揮員到戰鬥員都甩掉了思想包袱,將所有的心思用到如何在演習中錘鍊作戰能力上。這也從根子上消除了演習中名利思想滋生的土壤,使“用虛招”、“耍花槍”等一些“歪門邪道”既沒有了主觀動力,也喪失了生存環境。

  二是“得失觀”的逆轉。在過去的演習中,很多人認為取得戰鬥的勝利、獲得上級的嘉獎就是“得”。如果戰鬥失利,就是丟人現眼,毫無疑問就是“失”。實際上,這扭曲了組織演習的真正目的和意義。

  在眼下炮火正酣的“跨越-2014朱日和”演習中,已有數支紅軍部隊兵走麥城。但是,所有的官兵卻都感覺收穫滿滿。因為導演部給每支參演的紅軍都準備了送行“大禮包”:一套復盤檢討材料、一套戰鬥力評估報告、一套演習視頻圖像資料。官兵們從這裡收穫的是踏實,因為他們在演習場上看到了真實的自己、知道了距離戰場的真正差距,更收穫了走上未來戰場打贏戰爭的信心。

  7月12日,南京軍區陸軍第1集團軍遠火旅舉行了參加“火力-2014A”首場演習誓師大會,部隊隨即由三級戰備轉為一級戰備進入演習狀態。目前,他們正在進行的演習可謂一場嚴酷的戰鬥。不論戰鬥的結果如何,對於很多官兵來講,這都是一次體驗“打仗”的難得經歷。(藍鷹)

[責任編輯:張潔]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