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軍事瞭望

專家:蒼龍落敗中國更需警覺 日手握眾多籌碼

2016年04月28日 16:20:00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字號:    

  4月26日,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決定:選擇法國國有船舶製造公司作為新型潛艇的設計、建造等多方面的合作夥伴。在此之前,日本認為自己的“蒼龍”級潛艇擁有技術優勢,且日本與澳大利亞同為美國亞太同盟國,而對“蒼龍”拿下訂單信心滿滿、志在必得。但這一消息發佈瞬間,日本陣腳大亂、輿論頓時譁然,日政府及防衛省高官,恐怕連悔斷腸子的心情都有。

  快要煮熟的鴨子剛到嘴邊卻又飛走!這項僅製造費就達500億澳元,且此後數十年維護管理費高達1000億澳元的潛艇大單,最後一刻讓法國人拔籌,讓日本人一時有點蒙,然後便是沮喪與無奈。

  對於“蒼龍”級潛艇競標的敗北,各方的猜測、分析可謂五花八門,莫衷一是:或價格昂貴,或技術低劣,或海外建造經驗缺乏,當然也少不了“政治陰謀論”。不過說來說去,最關鍵的恐怕還是“蒼龍”級潛艇的核心技術無明顯優勢,性價比不夠高。由法國提供設計建造的“梭魚”級改型常規潛艇,一開始便將採用絕密的泵噴射推進隱身技術亮了出來。該項技術不僅大幅降低潛艇的水下噪聲,而且明顯增加敵方對己探測和毀傷的難度。實際上,法國這宗誘人的大單還包括了設計、建造、技術轉讓、作戰系統配備、船員培訓、維護保養及增加就業機會等。全部合同總共要持續50年,將給澳大利亞帶來“一條龍”的持續利好。

  儘管日本這宗買賣“泡湯”了,但眼下中國網民絕不該有那種“幸災樂禍”的盲目興奮。可別小覷了日本人,此舉可能促其警醒;依其性格,日本必將對自己的防務裝備出口戰略進行重大調整,包括在技術轉讓上加大力度、允許在購買國本土建造等,以更符合當前國際市場的需要。

  果不其然,東京已傳出:下一步將加緊分析在澳新型潛艇競標中不敵法國的深層原因,重新構建防衛裝備品出口戰略,同時繼續加強日澳在安全保障方面的合作。此舉正是值得我們警惕和關注的。

  必須清醒認識到,雖然日本“蒼龍”級潛艇在此次競標中敗北,但客觀地說,該級潛艇相當先進,具有多項世界一流的技術,例如優異的水下探測手段與技術,出色的“雪茄”形身體和“X”形尾舵等。此外,日本軍工企業還擁有不少性能不俗的常規武器:水陸兩用的US-2水上飛機、用於監測彈道導彈的FPS-5雷達、性能卓越的巡邏艦等。無疑,這些武器裝備仍是吸引盟友夥伴的籌碼,賺取他國外匯的硬通貨。

  這次日本在打破“武器出口三原則”之後,首次成套大型武器出口的失利,既有經驗缺乏,也有各項規定和條件卡得太死的原因。倘若今後日本積累經驗,摸準國際防務市場的“規矩”,繼續降低成本並允許部分高新技術轉讓,甚至允許在購買國設廠建造,乃至搞好後期維修和保養的延伸等,日本的防務裝備出口將有望擴大。

  其實,目前日本軍火商手中已握有多張訂單。其中,包括向印度出售,總額約為16.5億美元的日本US-2水陸兩用飛機12架。該型飛機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水陸兩用飛機,能夠在3米高的海浪中起降。當然,今後日本在武器出售策略上也將有所變化,不排除先期採用“贈送”方式,先給對方一些甜頭,以博取好感,拉住客戶,然後再擴大兜售“既叫好又賣座”的武器系統。向菲“提供”10艘海上巡邏艦即如此。

  能做到痛定思痛、反省自身、調整策略、再行兜售,日本在“蒼龍”級出售落敗後的極短時間內便採取一系列跟進舉措,值得我們警覺和深思。(作者是三略研究院戰略與海洋研究中心首席專家 李傑)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